荆山已童若耶涸,若耶可采山可凿。
金精少皞不敢秘,鉴坏飞就欧冶错。
祝融煽焰千丈芒,玄冥洗光万里烁。
冷侵鸾镜影自舞,泓澈鬼神胆欲落。
圆象曜灵绛气浮,玉台悬处风飕飕。
山人一玩一心骇,毛骨竦竖难伫留。
直徵千金就我卖,拂拭高堂向人挂。
我行镜中人亦行,我拜镜中人亦拜。
向前试问镜中人,一我何缘有两身。
知是傍人知是我,一笑问君谁假真。
人在镜中亦一笑,惟我与君同一照。
照人照我休照形,照出人心方是明。
翻译:
荆山已变童,若耶河干涸。
若耶可采山,可凿也可挖。
金精少皞不敢藏,鉴坏飞向欧冶错。
祝融燃火焰万丈,玄冥洗光千里烁。
冷风吹过鸾镜影自舞,清澈见鬼神胆欲落。
圆象曜灵浮绛气,玉台高悬风飕飕。
山人一玩心惊骇,毛骨耸竖难停留。
直征千金我卖镜,拂拭高堂向人挂。
镜中我人亦行走,我拜镜中人亦拜。
向前试问镜中人,一我何缘有两身。
知道是旁人知是我,一笑问君谁真假。
人与我在镜中立,一笑共照同一天。
照出人心方显明,不照形影最真实。
注释:
- 荆山已童若耶涸:荆山已经变得像小孩子一样小,若耶河也已经干涸。
- 若耶可采山可凿:若耶河的岸边可以采集石头,也可以挖掘。
- 金精少皞不敢秘:金精(黄金)和少皞(太阳神名)都不敢隐瞒这个秘密。
- 鉴坏飞就欧冶错:镜子破碎后飞向了匠人欧冶的手中。
- 祝融煽焰千丈芒:祝融神的火势烧到千丈高,光芒四射。
- 玄冥洗光万里烁:玄冥之神洗净了光芒,使得万里大地都闪烁起来。
- 冷侵鸾镜影自舞:冷风吹过鸾镜,映照的人影随风起舞。
- 泓澈鬼神胆欲落:清澈的水仿佛能洗净鬼神的胆量。
- 圆象曜灵绛气浮:镜子中显现的是圆满的形状,以及绛色的光环漂浮其中。
- 玉台悬处风飕飕:悬挂在玉台上,风声呼呼作响。
- 山人一玩心骇:一个山里人看到后感到惊恐不安。
- 毛骨竦竖难驻足:他吓得毛发竖起,连骨头都感到恐惧,难以长时间停留。
- 直徵千金就我卖:有人直接向我估价,愿意用千金的价格买走这面镜子。
- 拂拭高堂向人挂:我将镜子擦拭干净,然后挂在高堂上供人们欣赏。
- 我行镜中人亦行:我也在镜中行走,镜中的人也随着我的移动而移动。
- 我拜镜中人亦拜:我朝拜镜中的自己,镜中的人也对我行礼。
- 向前试问镜中人:我向前试探性地询问镜中的自己,“你是谁?”
- 一我何缘有两身:镜子里的我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为什么会有两个身体或灵魂?
- 知是傍人知是我:我知道这镜子是别人制造的,但我又是我自己。
- 一笑问君谁假真:我笑着问他,这镜子究竟是真是假?
- 人在镜中亦一笑:当我看到镜中的自己时也会笑。
- 惟我与君同一照:只有我和镜子中的我能够彼此照见。
- 照人照我休照形:不要照出人或我的真实形象,只照出我们的精神或本质。
- 照出人心方是明:通过镜子反映出的内心才是真正的清晰明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面古镜的故事,展现了镜子对观者心灵的反射作用以及观者对于镜中自我存在的困惑与思考。通过诗中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运用镜子这一象征物,表达了关于自我、现实与虚幻、存在与不存在的思考。
诗歌开篇描绘了荆山和若耶河水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通过“若耶可采山可凿”等句子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变迁,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影响。
诗中多次提到镜子的破碎和修复过程,以及镜子中的影像变化,这些细节描绘了镜与物、镜与人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观者心理的影响。镜子的破碎和修复象征着世界的无常和变化,以及人类对于改变世界的愿望和能力。
诗中的问答环节进一步揭示了观者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探索。“一我何缘有两身”一句引发了对于自我身份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我认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镜子中的自我既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它既反映了外在的实体,也反映了内在的精神或心灵。
诗中提到的“唯有我和君同一照”,强调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同一性和相互性。无论是镜子中的自己还是观察者的自我意识,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细致描绘和深入分析,探讨了人类对于自我、存在、现实与虚幻的认知和理解。它不仅是一首关于物质现象的诗歌,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