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吴江湘浦图,一春摹在小村隅。
南山欲霁北山雨,昨日平涛今日湖。
荻岸出时知水减,桐花过后有寒无。
老渔心在苍茫外,梦破三更水鸟呼。
【注释】
江涨:江水上涨。湘浦:指湘江的边岸。吴江:今江苏太湖的别称,为古时长江下游的一部分,在今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摹:描绘。小村隅:小山村中。欲霁:将要下雨。昨日平涛:昨天还是平静的水。今日湖:今天变成了湖泊。荻(dí)岸:水生草名,也称为蒹葭。出水:生长在水中。出时:出水的时候。知:觉得。减:减少。桐花:落叶乔木,叶子卵圆形,开黄色花,结长角果,果实可食,也可榨桐油。寒:冷。无:没有。老渔:年老的渔夫。苍茫外:无边无际的地方。梦破三更:半夜时分,被惊醒了。三更天是深夜。水鸟呼:水鸟呼唤。
【赏析】
此篇是诗人观江景有感而发之作,以江上景象作比,表达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叹。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第一句“江涨”点题,写眼前之实景;第二、第三句写江涨后的变化,“一春摹在小村隅”,说明江水上涨,淹没了过去的小村庄;“南山欲霁北山雨”,写天气变化,晴天变成阴雨天;第四句写季节变换,由春天到夏天,由平静变为洪水;第五句写时间变化,由白天到夜晚;第六句写江水退去,露出水面上的芦苇和梧桐树;最后两句写日暮,渔夫归家,梦中被水声唤醒。
整首诗以江涨为线索,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诗中的“梦破”、“水鸟呼”等词语,更是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