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墓木已成阴,霁月光风何处寻。
只有遗言常烱烱,誓将白首契初心。
【注释】
壬寅: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秋,陆游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与友人王炎、范成大等同游鉴湖,写下此诗。仲秋:农历九月。二十五日:指九月二十五日。东莱先生:陆游晚年称其师陈亮为“东莱先生”。墓木已拱:墓地里的树木已经长得茂盛了,这里指老师去世已久。阴:坟墓上长出的草。霁月:雨过天晴的月光。风:风声。遗言:老师的教诲。烱烱:明亮的样子。白首:年老。契:盟约。初心:初志或初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淳熙十四年(1187)九月二十五日,和友人游鉴湖,至陈亮的墓地时所作,表达了对恩师陈亮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写墓地上的草木已长出茂密的枝叶,而秋天的雨后,又见到明亮的月光和飒飒秋风,于是想起了陈亮,心中无限悲痛。“霁月光风何处寻”,一个“寻”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也表达了他对陈亮的思念之情,仿佛要随秋风而去寻觅他的踪迹。
第三句“只有遗言常烱烱”,是说他只能从遗言中寻找到一些启示,这启示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和初心。这里的“遗言”可以理解为他的老师陈亮的教诲和嘱托。陆游曾在《夜读书示子聿》中提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正是陆游对陈亮的教诲的理解,也是他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认为,古人的学问是没有放弃任何努力的,只有年轻时就开始学习,才能在老年时取得真正的成就。而纸上的知识终究是不深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这个道理。这就是陆游所说的“遗言”,即老师陈亮对他的教导。
最后一句“誓将白首契初心”,是说陆游立志要坚守初心,不辜负老师的教导,即使年老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这里,“契”字的意思是“遵守”或“坚持”。整句话的意思是,陆游发誓要坚持自己的初心,不改变初衷,即使年老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
整首诗通过对陈亮的墓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初心的坚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