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暑不易摧,屡雨方肯低。
晓行残月里,秋意乃忽凄。
习习风搅树,曳曳云出溪。
伴我尘外躅,更有白鹭儿。
节往四叙改,人老百虑非。
策世竟莫售,勤身复奚为。
徘徊发咏叹,苍茫度荒陂。
且归煮香粳,解此腹中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然后仔细阅读全诗,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最后点出画面所表现的情感。

第一联:“剧暑不易摧,屡雨方肯低。”意思是说:炎热的天气不容易被摧毁,只有连续下雨后天气才会变凉。

第二联:“晓行残月里,秋意乃忽凄。”意思是说:在清晨行走在月光下,秋天的气息突然变得冷清。

第三联:“习习风搅树,曳曳云出溪。”意思是说:微风吹过树林,云彩飘向溪流。

第四联:“伴我尘外躅,更有白鹭儿。”意思是说:伴我行走在尘世之外,还有白鹭相伴。

第五联:“节往四叙改,人老百虑非。”意思是说:随着季节的更替,四季的变化,人的思虑也发生变化。

第六联:“策世竟莫售,勤身复奚为。”意思是说:努力治理天下却无人采纳,勤劳一生又有什么用呢?

第七联:“徘徊发咏叹,苍茫度荒陂。”意思是说:徘徊不已发出感慨,渡过荒凉的田野。

第八联:“且归煮香粳,解此腹中饥。”意思是说:回家煮上米饭,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答案】

(1)“剧暑”是“炎热的夏天”,指暑气逼人;“屡雨”是“多次下雨”,“方肯低”是“才肯低头”,指天气逐渐凉爽。

(2)“秋意”指秋天的意境、感觉,这里指秋天的感觉,即秋风带来的凉意;“忽凄”指忽然变得凄凉冷清。

(3)“习习”是形容风声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微风轻轻吹拂着树叶的声音;“曳曳”是指云彩轻轻地飘动的样子,也是形容风声的样子。

(4)“尘外”指的是尘世以外的地方或者境界,即超脱世俗的境界;“步”是步行的意思,“白鹭儿”即“白鹭”的儿化音,代指白鹭。

(5)“节往”指四季的变化、更替;“四叙改”即四季之变、更替,指季节更迭;“人老”是人的年龄大了,这里指人老了,“百虑非”即百虑皆非,指人老了以后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改变。

(6)“策世”指治理天下;“竟莫售”即到底没有成功,“勤身”即勤劳自己的身体,这里的“身”应为“身外之物”;“奚为”是“干什么”的意思。

(7)“徘徊”是徘徊不定的意思;“苍茫”是形容视野开阔而迷茫的样子;“渡”是渡口,“荒陂”即荒芜的田野或河床。

(8)“且归”指暂且返回,这里指回家;“煮香粳”是煮上米饭的意思;“腹中饥”就是肚子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