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
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只今忠愤欲白头,四海但推言语好。
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岂不胜彼公与侯。

因放翁以剑南诗稿为赠咏叹之馀赋短歌以谢

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只今忠愤欲白头,四海但推言语好。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岂不胜彼公与侯。

诗句赏析:

  1. 第一句“半生诵公流传诗”表达了诗人对前人作品的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体现了他的学识和修养。这里的“公”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而“流传诗”则暗示了杜甫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2. 第二句“每恨收拾多所遗”反映了诗人对杜甫作品的珍视和遗憾,因为他意识到这些作品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遗漏或遗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杜甫作品价值的高度评价和对丢失这些作品的遗憾。
  3. 第三句“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揭示了诗人对杜甫作品数量的惊讶,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发现这些作品的喜悦。这里提到了杜甫作品的具体数量,强调了其庞大和丰富。
  4. 第四句“一旦俱为吾得之”意味着诗人终于得到了这些珍贵的作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表达了诗人对实现目标的兴奋和满足感。
  5. 第五句“长松驾壑风烟老”描绘了一幅长松在风烟中摇曳的画面,象征着杜甫诗作的深邃和永恒。这里的“长松”和“壑风烟老”营造了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突出了杜甫诗作的独特魅力。
  6. 第六句“春花嫣然动碧草”通过春天花朵的绽放和青草的摇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这里的“春花嫣然”和“碧草”营造了一种清新、生动的景象,与杜甫诗作中的自然描写相呼应。
  7. 第七句“祗今忠愤欲白头”表达了诗人对杜甫诗歌中表达的忠贞和愤怒情感的共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年岁增长和志向未泯。这里的“忠愤”和“欲白头”展现了诗人对杜甫诗歌中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8. 第八句“四海但推言语好”强调了杜甫诗歌中语言的魅力和影响力,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四海”和“言语好”展示了杜甫诗歌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9. 结句“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自信和乐观态度,他认为拥有如杜甫这样的文学作品已经足够应对世间的一切变化。这里的“有文”和“无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元悠悠”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

这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语言,赞美了杜甫诗歌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杜甫诗歌的学习和欣赏,诗人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实现了与前人的交流和对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