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身为郡,归来两鬓青。
方言营隐地,岂拟落文星。
字有佳人学,琴无野鹤听。
伤心共吟处,残墨在窗棂。
【注释】
- 潘德久:即潘德源,唐代诗人。
- 不得身为郡:意指没有机会做太守,即未能实现为官的愿望。
- 归来两鬓青:意指回到家乡时,头发已经白了。
- 方言营隐地:意指在家乡隐居。
- 岂拟落文星:意指哪里敢比得上文星(文学之星)的光芒。
- 字有佳人学:指自己的字写得好,有才学的美人也会模仿学习。
- 琴无野鹤听:意指弹奏的曲子没有人能听懂,如同野鹤一样清高。
- 伤心共吟处:意指伤心时一起吟诵的地方。
- 残墨在窗棂:意指书房里还残留着墨迹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故友潘德久的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惜。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沉,情感真挚。
首句“不得身为郡,归来两鬓青”,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实现为官愿望的遗憾之情。这句诗通过对“两鬓青”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转、青春不再的无奈感。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次句“方言营隐地,岂拟落文星”,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方言营隐地”指的是在家乡隐居,远离世俗繁华;而“岂拟落文星”则表达了作者对成为文学之星的期望,希望像文星一样闪耀光芒。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文学事业的追求。
第三句“字有佳人学,琴无野鹤听”,则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佳人学”指的是朋友的书法技艺;而“野鹤听”则是形容弹奏的曲子如同野鹤一般清高脱俗。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友人的才华,也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伤心共吟处,残墨在窗棂”,则再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里的“共吟处”指的是与友人一起吟诵诗词的地方;而“残墨在窗棂”则形象地描绘了书房里还残留着墨迹的痕迹,仿佛还能感受到往日欢声笑语。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深深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友情的珍惜和对生活的回忆。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对逝去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情、诗歌和隐居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