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以青为色,谓如天骨青。
近年全不食,饮水自通灵。
心信生狂语,清羸改俗形。
半空仙乐奏,曾向静中听。

【注释】

青:这里指青色的山。全不食:不吃荤腥。通灵:通晓天地万物,具有神通。信:相信。狂语:狂妄的言论。清羸:瘦弱。改俗形:改变了自己的世俗形象。仙乐奏:仙乐演奏。静中听:在静寂之中倾听。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一个不吃荤腥的人,诗中用青来比喻其人,并赞美其人“不信生狂语”。此诗前二句写其人不吃荤腥。后两句写其人不信世上的狂论和世俗之见,并有超尘拔俗之意。

首句“衣以青为色”,即穿青色的衣服。青色在古人看来,常与山、水、云、雪等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如《诗经·小雅·甫田》中的“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以及王维《汉江临眺》中的“楚水清若空,遥望白云中”等,都是以山或水为背景而写青色的。此外,唐代张籍的《采莲曲》也有“湖上一叶舟,五湖四海头。青山隔轻纱,白水涌古沟,红裙半落水中花,郎骑鲤鱼妾打鱼”之句,也是以青山绿水为背景而写的青色。所以,青色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表现高山流水、碧波翠竹等自然景观。

第二句“谓如天骨青”,意谓此人就像天上的青石一样。这一句中的“谓”是说的意思,“天骨青”则是指青石。古人认为青石是天上的石头,因为青色是上天的颜色。这里的“青”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所以,“衣以青为色”,意思是穿青色的衣服。

第三句“近年全不食”,意谓近年来他连肉都不吃。这一句中的“近年”是指最近几年的时间,“全不食”则是说他最近几年都没有吃肉。这里所说的“食”,指的是吃荤腥的食物,包括肉在内。

第四句“饮水自通灵”,意谓他只喝水就能通达于天地万物,有超凡入圣的能力。这一句中的“自通灵”是指自己能够通达于天地万物,而不必通过言语来沟通。这里的“通灵”是动词,不是名词。所以,“饮水自通灵”,意思是喝水就能通达于天地万物。

第五句“心信生狂语”,意谓他相信自己说的是狂言乱语。这一句中的“信”是指相信,“狂语”则是狂妄的话。这里的“狂语”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所以,“心信生狂语”,意思是相信自己说的是狂言乱语。

第六句“清羸改俗形”,意谓他的体态变得清瘦起来,改变了世俗的形象。这一句中的“清羸”是指体态清瘦,“改俗形”则是改变世俗的形象。这里的“俗形”是名词,指的是世俗的形象。这里的“改”是指改变,“俗”则是庸俗的意思。所以,“清羸改俗形”,意思是体态变得清瘦起来,改变了世俗的形象。

第七句“半空仙乐奏”,意谓好像在半空中奏响了仙乐。这一句中的“半空”是指半空中,“奏”则是演奏的意思。这里的“仙乐”是名词,指的是神仙的音乐。这里的“奏”是指演奏的意思,而不是“陈述”的意思。所以,“半空仙乐奏”,意思是好像在半空中奏响了神仙的音乐。

第八句“曾向静中听”意谓曾经在寂静之中聆听过。这一句中的“曾向”是指曾经,“静中”是指寂静之中。这里的“静中”是状语,表示在某个地方的安静之中。所以,“曾向静中听”,意思是曾经在寂静之中聆听过。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不吃荤腥者的描写,赞美其人不信世间的狂论和世俗之见,并有超尘拔俗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