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基低且狭,半被石岩分。
水响常如雨,林寒忽聚云。
空房人暂宿,半夜雁初闻。
此处能通荡,僧家却不云。

【注释】

雁荡:今浙江温州。宝冠寺:在雁荡山中,为著名古刹。

低且狭:地势低洼狭小。石岩:指峭壁岩石。

水响常如雨:指山间溪流湍急,声音如暴雨倾盆。

林寒忽聚云:指树林茂密处,常有云起。

空房人暂宿:指游人暂时借居寺庙的空房。

半夜雁初闻:指夜晚听到大雁叫声。

此处能通荡:指此地可以乘船游览。

僧家却不云:指僧人不提此事。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游雁荡山宝冠寺,描写了寺院的形势、环境、景观以及夜半听到雁叫的情况等。

“低且狭”“石岩分”两句写寺基形势。雁荡山宝冠寺坐落在山腰上,四周被峭壁岩石环绕,十分险峻狭窄,所以“低且狭”。“石岩分”说明寺基周围有峭壁岩石,寺基被切割成这样的样子。

“水响常如雨,林寒忽聚云”两句写山中景色,山中溪流湍急,发出像下雨的声音;树木茂密的地方,常有云雾聚集。这两句既写出了山中溪流湍急的特点,又描绘了山林景色的幽美。

“空房人暂宿,半夜雁初闻”两句写游人的活动。游人在山中的空房中过夜,半夜时分听到从天边飞来的大雁叫声。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最精彩的诗句。它把山中寺宇的清幽静谧和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此处能通荡,僧家却不云”两句写寺中和尚的言行态度。尽管这里山势险峻,可以乘船游览,但和尚们并不提及此事。他们只是默默地守着寺庙,过着清苦的生活。这两句是说,尽管这里可以乘坐小船游览,但和尚们并不提起这件事。他们只是默默地守着寺庙,过着清苦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和尚们的尊敬和同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细腻优美的语言,展现了雁荡山宝冠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悠长,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