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树寒烟两渺茫,后来谁此吊兴亡。
晋朝风物今流水,萧寺钟声几夕阳。
话燕梁空春雨急,爱鹅人去暮山长。
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

戒珠寺右军宅

古韵长存,历史回响

  1. 诗篇开篇:苍树寒烟两渺茫
  • 描述景象:描绘戒珠寺周边的自然环境,苍翠的树木与轻烟交织成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 寓意解读:此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反映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
  1. 历史回响:晋朝风物今流水
  • 历史背景:提及晋代时期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成就,通过“流水”象征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
  • 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1. 寺庙钟声:萧寺钟声几夕阳
  • 场景描绘:描述在萧寺中听到的悠扬钟声伴随着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 深层含义:象征着佛法的普照与智慧的光芒,也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敬畏之情。
  1. 人事变迁:话燕梁空春雨急
  • 人文景观:提到在梁上燕子筑巢的旧景,春雨的急促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情感体验: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无常人生的感慨。
  1. 自然景色:爱鹅人去暮山长
  • 自然描写:描述了爱养鹅的人已离去,暮色中的远山显得更加辽阔与苍茫。
  • 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对生命、时间及离别的思考。
  1. 学问传承:学书弟子知何在
  • 文化价值:强调了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传承的重要性。
  • 时代意义:反映了文人对于知识、技艺传承的关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1. 环境映衬:风过池塘墨尚香
  • 环境氛围:描绘了池塘边的环境和风过水面带来的清香,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 艺术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环境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1. 赏析总结: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自然、人文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传统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映。柴望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