埼岸随萦带,微风起细涟。
绿阴三月后,倒影乱峰前。
吹浪游鳞小,黏苔碎石圆。
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

临石步港

注释:

  1. 埼岸随萦带:岩石岸边随着蜿蜒的河流环绕。
  2. 微风起细涟:轻轻的微风吹动水面,产生细微的涟漪。
  3. 绿阴三月后:形容树木在三月份之后生长出茂盛的树叶。
  4. 倒影乱峰前:水中的倒影使山峰显得杂乱无章。
  5. 吹浪游鳞小:波浪拍打着鱼儿,它们在水中快速游动。
  6. 黏苔碎石圆:湿润的苔藓贴在光滑的石头上,石头表面因水汽形成圆形的水珠。
  7. 会将腰下组:你将腰间的鱼竿换作钓鱼船。

译文:
岩石岸边随风而弯,微风带来水面的涟漪。
树木茂盛,三月份后才露出新叶,水中的倒影让山峰显得模糊不清。
波浪拍打着小鱼,它们在清澈的水中快速游动,水珠附着在湿润的苔藓和石头上闪闪发光。
如果你愿意,可以拿你的鱼竿来换取一个装满鱼的钓鱼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景象。首句“临石步港”点明了诗的背景是靠近河岸的地方,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岸边的自然景色,从“埼岸随萦带”到“微风起细涟”,再到“绿阴三月后”,都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特别是“绿阴三月后”,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在春季生长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意盎然的林中。

中间两句则转向动态描写,“倒影乱峰前”和“吹浪游鳞小”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水中世界的宁静与活泼。尤其是“吹浪游鳞小”中的“吹浪”与“游鳞”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此外,“黏苔碎石圆”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将“腰下组”比作渔具,表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同时,通过“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的设问,巧妙地引出了主题——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生动表达,展现了春天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