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爇尽冷衣篝,长乐钟声半入楼。
燕子不归春梦断,刺桐花月上帘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词》。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 炉烟爇尽冷衣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春天,当炉烟袅袅升起时,人们已经把寒冷的衣服收进了衣橱。这里的“炉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冷衣篝”则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冬天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情景。
- 长乐钟声半入楼: 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傍晚时分,当长乐寺的钟声悠扬传来时,它们的声音似乎还带着几分余音,仿佛刚刚从楼外飘进。这里通过“半入楼”这个动词,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距离,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 燕子不归春梦断: 这句诗表达了春天里燕子南飞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在这里,“燕子不归”意味着燕子已经不再归来,可能是因为春天即将过去。而“春梦断”则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因为春天的梦想可能已经被打破或结束了。
- 刺桐花月上帘钩: 这句话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刺桐花盛开,月光洒在窗帘上。这里的“刺桐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而“月上帘钩”则描绘了月亮挂在窗帘上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浪漫的感觉。
- 赏析: 李商隐的《春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哀愁。诗中通过对炉烟、长乐钟声、燕子、刺桐花等元素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场景。同时,通过对春梦断、月上帘钩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