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赵卒本求生,坑后谁人不死争。
三召三辞宁自刎,邯郸料不再长平。
诗句原文:
投降赵卒本求生,坑后谁人不死争。
三召三辞宁自刎,邯郸料不再长平。
注释解释:
- 投降赵卒本求生:指那些原本想要活命的赵国士兵在面对秦国的压力时选择了投降,他们的初衷是保身求生。
- 坑后谁人不死争:描述了被秦国坑杀的赵国士兵,他们在绝望中抗争,不愿轻易放弃生命。
- 三召三辞宁自刎:描绘了白起三次被召回军中却坚决拒绝的情形,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
- 邯郸料不再长平:意味着如果白起再次出征,赵国的将士们将不会像长平之战那样战死,因为那时的牺牲是被迫和无奈的结果。
赏析:
此诗通过白起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将军在国家危难时的抉择与牺牲。诗人通过对白起行为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生命的极端影响。白起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一个注脚,更是对人性、勇气和忠诚的深刻反思。诗中的“宁自刎”和“不再长平”反映了白起即使在绝境中也选择自我结束生命,而不是屈服于敌人的意志。这样的描写既展示了他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