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
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解和注释进行赏析。
“班超”是本诗中的主人公,他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彪之孙,班固之子。他一生戎马,功勋卓著,曾随明帝西征,平定了西域的战事。班超为人耿直,有雄才大略,为官清廉,深得民心。
“人生适意在家山”,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只要能够安居乐业,不愁生计,就是最大的幸福。
“万里封侯老未还”,意思是说即使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也难有封侯之赏,所以还是回到家乡享受闲适的生活吧。
“燕颔虎头成底事”,意思是说像燕子一样的下巴,老虎一样的头,这样的相貌有何用?
“但求生入玉门关”,意思是说只求活着进入玉门关,因为玉门关外是异域荒漠,是凶险之地。
【答案】
译文:
人生在世,只要安居乐业,不愁生计,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即使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也难有封侯之赏;所以还是回到家乡享受闲适的生活吧!燕颔虎头,何足道哉!只求活着进入玉门关,因为玉门关外是凶险之地啊!
赏析:“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人生适意”,指人生安乐,没有烦恼,这一句表达了班超渴望归隐的思想感情。“万里”句,写班超虽然建功立业,却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而感到遗憾和无奈。“老未还”三字流露出班超对名利的淡薄,也表现出他的壮志未酬的感慨。
“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名利的淡薄,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边塞生活的向往。班超的壮志未酬,正是源于他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不愿受朝廷的束缚和重赏,所以才会有这样矛盾的心理。
“燕颔”“虎头”都是形容人容貌威武,而“燕颔”比喻人的下巴长而方正,“虎头”比喻人的头型像老虎一样威猛。这两个词都用来夸赞班超相貌英俊,威风凛凛。然而,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相反只会让人感到疲惫和空虚。因此,班超选择了一个更为宁静而充实的生活方式——回归家乡享受闲适的生活。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