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
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对其赏析。
原诗:
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
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
- 词义解释:
- “乃翁”:这里指贺若弼,自称其为“乃翁”,表达了一种尊敬的情感。
- “永诀”:长时间的分别,表达离别之苦。
- “语堪悲”:言语让人感到悲哀,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悲痛。
- “果定”:确实如此,强调了某种确定性。
- “江南”:中国南方的地理区域。
- “副所期”:符合或实现了预期或愿望。
译文:
你的父亲(贺若弼)与世长辞的话语令人深感悲伤,他确实在江南完成了他所期待的事情。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嘴巴,不能始终守住自己的舌头,怎能忘记那时受到的刺痛。注释及赏析:
- 贺若弼是北周隋朝时期的著名将领,因战功赫赫而被封为上柱国、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的成就和荣誉。
- “乃翁永诀语堪悲”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无尽的哀愁。
- “果定江南副所期”意味着他在江南地区的确完成了他所期待的军事行动或任务,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 然而,尽管他已经完成了这些任务,但他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嘴巴,无法完全避免过去的伤痛和回忆。这种无力回天的情绪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 “如何忘却刺锥时”进一步表达了他的痛苦和挣扎。这里的“刺锥”可能象征着过去的创伤和痛苦,而“如何忘却”则表达了他对此无能为力的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贺若弼对父亲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悲痛。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普遍情感和心理状态。通过对这一经典诗句的赏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