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重朝班恶外迁,一时荣擢似登仙。
谁知鼙鼓渔阳祸,不在朝廷却在边。
【注释】
①人重朝班:指朝廷重视朝中官员。②恶:厌恶。③荣擢:升迁。④渔阳:郡名,今属北京市。这里借指北方边疆。⑤鼙(pī)鼓:古代军中用以报时的大鼓。此处指战鼓。
【赏析】
《渔阳道中》是元代倪瓒的诗作。倪瓒(1309-1374)字元镇,号云林居士,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四家之一。此诗为他在元顺帝至正初年(1341)任太常寺丞时所作,当时他刚从家乡返回京师,途中经过渔阳。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边患未息的深切忧虑。
首句“人重朝班恶外迁”,是说人们看重朝廷的官职,讨厌被贬谪出京外调。“朝班”指的是朝廷里的官阶。这句的意思是说,朝廷里的人非常看重高官厚禄,而不喜欢被贬谪到外地去做官。“朝班”,在古代是指皇帝身边的侍卫人员。他们地位尊贵,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羡慕。然而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职位和权力,而是如何能够继续留在京城享受优厚的待遇。因此他们往往不惜牺牲国家的安危,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次句“一时荣擢似登仙”,则是描绘了那些被贬谪外迁的人们的心情。他们被贬后,心情十分郁闷,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样。但是,当看到朝廷中的一些人仍然能够保持原来的官位和权力时,他们也不禁感到庆幸不已。这种心情就像是得到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仿佛自己已经获得了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和烦恼。
三、四两句“谁知鼙鼓渔阳祸,不在朝廷却在边”,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形势的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在朝廷中的人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是祸根所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贪婪和权欲,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甚至勾结外敌侵扰边疆。而真正的危险却潜伏在外,一旦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中人和边疆将士的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政治上的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状况。它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表面风光的人,不要被他们的假象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