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诗人例怨穷,不知穷正街诗工。
先生吟苦身尤蹇,恰似霜阶诉候虫。
孟郊(751-814),字东野,洛阳人。他是唐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他早年屡次应举,但都落选,因而很不得志。他的《登科后》、《苦寒》,都是写穷愁失意的诗。这里首联是说:历来有穷愁失意的人,总喜欢作诗抱怨,可是他们不知自己的穷愁正是诗人的好题材呢!
“不知”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这些人不了解自己处境不好,也暗指作者自己并不了解穷愁正是创作题材,只是由于不得志才如此。这种自谦的说法,是很值得注意的。
颔联的意思是:你吟诗苦吟,身体也很瘦弱。恰似霜打的台阶上哀诉等待的虫儿一样。
颈联的意思是:先生你吟诗吟得很辛苦,身体瘦弱,就像秋日里霜打在台阶上的虫子一样。
这两句诗把一个穷愁的诗人,描绘得栩栩如生。“吟苦”,说明诗人为求功名而苦吟;“身尤蹇”,说明诗人因穷愁而身体消瘦;“恰似”,则用拟人的手法来突出诗人的贫贱与艰难。这两句诗,不仅刻画了诗人的形貌、体态,而且通过描写霜阶上候虫的悲鸣,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对穷愁境遇的不平。
尾联的意思是:穷苦潦倒的人,却能写出好诗。这首诗的译文是:
自古以来,诗人总是抱怨贫穷。但是,我却没有见过穷困能够磨炼出好的诗才。
先生你吟诗吟得很辛苦,身体也瘦弱,就像秋日里霜打在台阶上的虫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