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下物林林,生化无过阳与阴。
谁向一中窥窍妙,君于静处见几深。
蟾乌有象明生镜,桐梓何情音在琴。
正好小留论此事,可堪杜宇促归吟。
【注释】
三月廿夜(19日):即三月初八,农历。
同徐月斋:与朋友一起。徐月斋名不详。
读参同契次所赠诗韵:读《参同契》时,因有赠诗相酬的约定,便以诗词应和。参同契是古代炼丹术著作。“参”指三物,即上、中、下三天。“同”指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契”指七数,即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九宫、飞星、五行。此诗为作者在三月初八这天读参同契时的应和之作。
谢:辞谢。
天高地下物林林:天地之间,万物丛生。《庄子·秋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之镇座。”又:“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物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林林即众多貌。
生化无过阳与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古人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面相互斗争、转化而成的。没有哪一种力量能超过阴阳,即阳不能胜过阴,阴也不能胜过阳。
一中窥窍妙:指悟道。一中指一阴一阳。窥见其奥秘即悟道。
君于静处见几深:指悟道。君于静处见几深指静坐深思,领悟到道的奥妙。几指细微之处的机缘。
蟾乌有象明生镜:指悟道。蟾乌,传说中月中的蟾蜍。象,指日月运行的景象。明生镜指明白透彻如明镜,喻示洞悉道理如明镜般清晰。
桐梓何情音在琴:指悟道。桐梓即琴木,这里借指琴。何情感指悟道后的感悟之情,它表现在音乐之中,如同琴音一样美妙动听。
正好小留论此事:指悟道后的小憩议论。正好,恰好的意思。小留即稍作休息,留连。
可堪杜宇促归吟:指悟道后难以割舍地吟咏诗句。堪堪意为勉强承受得住,可堪意为难以忍受,此处指难分难舍的心情。杜宇指杜鹃鸟,又名布谷。相传古蜀王杜宇死后魂化为鸟,其声哀怨凄切,故称杜鹃。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就是答谢别人对自己的问候、赠礼或题咏等,并给予回赠。这首诗是与友人一起读《参同契》时,因有赠诗相酬的约定,便以诗词应和。读《参同契》时,因有赠诗相酬的约定,便以诗词应和。
首句开门见山说:“天地之间,万物丛生”,这是对《参同契》开卷语“乾坤交泰后,上下合神光”(《参同契》卷上)的进一步发挥。接着写“谁向一中窥窍妙,君于静处见几深”,这是说谁能够洞察到事物的奥秘呢?只有心静如水的圣人才能洞察到它的微妙之处;而那些在宁静中体察到事物细微变化的道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啊!最后两句说:“桐梓何情感音在琴”,桐梓指的是琴木,这里借指琴。何情感指悟道后的感悟之情,它表现为一种深沉的情感,就像优美的音乐一样动听。“正好小留论此事”,“正好”表示恰合心愿的意思。“论此事”指议论这些道理。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正想与你一起讨论这些道理,以便共同提高自己的悟性。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道的深刻认识以及追求真理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