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听松风度九夏,两鬓无情生二毛。
渠侬翰墨流声远,老我山林畜眼高。
往日相从不知乐,只今说梦竟徒劳。
男儿肯受人拘束,相见频频赋大刀。
【注释】
山间:山间读书。壬午、戊子:《宋史》卷三六四载,绍兴二十四年(1154),王仲退知潭州,时年五十岁,与陆游书云:“君之来日,不惟自为一家,亦当使二君得从君学。”己丑:绍兴二十五年(1155),王仲退卒于任。余:我。连年忧患:连年战乱不安。回首:回望,回想。九寒暑:九年。念此乐不可复得:想至此乐趣不可再现。慨然:感慨的样子。作:创作;题写。字寄仲退:写信给王仲退,托他回来。觊其蚤赋归:盼望他能早一些回到家乡。
【译文】
独听松风度过九夏天,两鬓无情生出白发双。
他的翰墨声名传远方,我老在山林里眼高望。
往日相知不知欢乐,如今说梦徒然皆徒劳。
男儿岂肯受人拘束,相见频频把大刀挥动。
【赏析】
本词是作者送别友人王仲退后所作。全词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上片起首两句“独听松风度九夏,两鬓无情生二毛”,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作者以松树的挺拔和自己的苍老相对比,抒发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渠侬翰墨流声远”一句,则表现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而“老我山林畜眼高”一句,则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最后两句“往日相从不知乐,只今说梦竟徒劳”则流露出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下片开头两句“男儿肯受人拘束?相见频频赋大刀”,则是作者对于友人的一种期待和希望。他认为朋友应该不受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作者对此深感失望。于是发出了“相见频频赋大刀”的感叹。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词通过对友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敬佩、感激和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