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惊怪有此客,清似金茎秋露盘。
名骥已超千里疾,老松甘卧故山寒。
共商今古须臻极,远溯风骚不作难。
从此频频相料理,案头苜蓿对阑干。
诗句释义:
- 正月十五: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即春节过后的元宵节。
- 敲门惊怪有此客:形容客人突然来访,使门内的人感到惊讶或惊喜。
- 清似金茎秋露盘:形容客人的气质或风采清新脱俗,如同秋天清晨的露水一样纯洁无瑕。
- 名骥已超千里疾:比喻客人的能力或才华出众,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 老松甘卧故山寒:比喻客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深厚,愿意像老松那样在家乡安心度过晚年。
- 共商今古须臻极:形容大家一起讨论古今大事,需要有高深的见解和能力。
- 远溯风骚不作难:指在文学创作上追求深远的意境和风格,不拘泥于俗套。
- 从此频频相料理:指从此以后,两人经常在一起商讨事情,互相照顾。
- 案头苜蓿对阑干:形容书房里摆满了书籍和文献,旁边是一杯苜蓿草,象征着学问和品味。
译文: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我被敲门声惊醒,发现一位不寻常的访客。他的气质清新脱俗,如同秋天早晨的露水一般纯净。他的才华出众,已经超越了千里之外的速度,令人赞叹不已。他对我们共同探讨古今大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展现出高深的见解。我们约定从今往后,要频繁地交流和商讨各种事务,互相扶持。书房里摆放着书籍和文献,旁边还有一杯新鲜的苜蓿草,象征着我们的学识和品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节日之夜的一次偶遇展开,赞美了客人的才德和与主人的深厚友谊。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客人的独特气质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深深敬意和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