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临水际,一塔出林端。
为报山僧喜,无劳问数滩。

【注释】

宿:过夜,住宿。 常山:古县名。在今河北正定县西南。

水际:水边。林端:树林的尽头。

为报:特来告知。无劳:不必。问数滩(tàn滩):询问经过的河滩。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宿于常山时所见之景。首句写小楼临水,次句写一塔出林,末句点题。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幽静优美。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诗人宿于常山,面对清波荡漾的小楼和高耸入云的佛寺,心情十分愉悦,于是特意前来拜谒山僧。诗人对山僧说:“你高兴吧!我不用你去询问经过的那些险滩。”诗人用“一塔”指代佛寺,意谓佛寺虽高,但与天相通,故无需去询问那些险滩,而佛寺则可通天。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也写出了佛寺的特点。诗人以“为报”二字,巧妙地将诗人与僧人联系起来,使诗句显得更加亲切、自然。

从艺术角度看,此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构思新颖。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没有过渡的句子,而是直接写景,再由景及情,最后直接抒情,构思新颖别致,耐人寻味。二是语言朴实。此诗用词简练、自然,不事雕琢,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一塔出林端”,既写出了佛寺之高,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三是情景交融。此诗前两句写的景色,既是诗人所见,也是诗人所感。诗人看到佛寺,心中自然生出喜悦之情;听到山僧的喜讯,更增添了一份喜悦之情。四是意境深远。此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却写得意蕴深远,耐人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