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双笔仰书天,檐铎吟风破曙烟。
似为众生说般若,兴亡莫问劫灰年。
【注释】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 :指《次韵李端叔月湾诗》。
两堤柳色:指西湖的苏堤和白堤(今称白沙堤、苏公堤)。
浮屠双笔仰书天:即佛寺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
檐铎吟风破曙烟:即寺庙屋檐上的风铎在黎明时分随风发出悦耳的响声。
兴亡莫问劫灰年:《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为宋武帝刘裕手下大将,曾大破北魏军于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后被诬陷谋反,被赐死,时年四十八岁。后人有“檀郎莫问劫灰年”(檀郎,即檀道济;劫灰年,即宋武帝刘裕死后的年号)之说。这里借意指佛教教义中所说的世界末日。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在杭州西湖观赏美景之后,有感而作的。首联以景起兴,写诗人站在佛寺中远望,只见那高高的佛塔直插青天,佛龛中的佛像仿佛也在向天空诉说什么,而寺内晨钟暮鼓的声音也似乎从天际传来。接着颔联写自己登上苏杭名胜之地——西湖,看到两岸杨柳依依,景色宜人。此时,耳边又响起了寺庙中僧人诵经的声音。颈联则由景及情,诗人不禁想起历史上的兴败更替,感慨万千,但又不愿去理会那些世事纷扰和人生沧桑。尾联则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红尘,但心已超脱,不再关注世间的一切纷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