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互为宅,此理不在远。
君看乌与兔,可以悟一本。
吾将罪倏忽,何事凿混沌。
大笑睨八荒,落木西风晚。
【注释】
水火互为宅:水中火,火中水;比喻互相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
此理不在远:此道理并不遥远。
君看乌与兔:你看那乌鸦和兔子。
可以悟一本:就可以领悟到“本”的道理。一本指万物之本、宇宙之理。
吾将罪倏忽:我将要责难那些倏忽。
何事凿混沌:为什么要破坏天地之间的原始状态。
大笑睨八荒:哈哈大笑地注视着四面八方。
落木西风晚:落叶飘落,秋风已晚。
【赏析】
《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为作者在元丰二年(1079)八月所作,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王仲退作诗的和答之作。王仲后退作《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以“水火互为宅,此理不在远。君看乌与兔,可以悟一本。吾将罪倏忽,何事凿混沌。大笑睨八荒,落木西风晚。”为题。作者和作时,也用相同的题目,但作了不同的内容。第一首写水和火的关系,认为水和火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道理并不遥远,而是深藏于万物之中,只要人们细心体会,就会发现这个道理,并从中得到启发。第二首写乌和兔的关系,认为乌和兔是可以领悟到万物之本、宇宙之理的,如果人们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去凿破天地之间的原始状态,而应该珍惜这种状态。第三首写人们应该责难那些倏忽而过的事物,为什么要破坏天地之间的原始状态,而应该大笑地看着四面八方。第四首写落叶飘落,秋风已晚,这是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人生的感慨,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的人,才能笑看着这种变化,而不是感到悲伤、惆怅。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王仲退作诗的和答之作。王仲退作《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时,以“水火互为宅,此理不在远。君看乌与兔,可以悟一本。吾将罪倏忽,何事凿混沌。大笑睨八荒,落木西风晚。”为题。作者和作时,也用相同的题目,但作了不同的内容。第一首写水和火的关系,认为水和火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道理并不遥远,而是深藏于万物之中,只要人们细心体会,就会发现这个道理,并从中得到启发。第二首写乌和兔的关系,认为乌和兔是可以领悟到万物之本、宇宙之理的,如果人们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去凿破天地之间的原始状态,而应该珍惜这种状态。第三首写人们应该责难那些倏忽而过的事物,为什么要破坏天地之间的原始状态,而应该大笑地看着四面八方。第四首写落叶飘落,秋风已晚,这是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人生的感慨,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的人,才能笑看着这种变化,而不是感到悲伤、惆怅。
这首和作与原作不同,它没有把原诗中关于水和火、乌与兔、罪和笑等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阐述,而是着重指出人们应该责难那些倏忽而过的事物,为什么要破坏天地之间的原始状态。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