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秋我如京,褚中无所赍。
萧条方逆旅,败履手自提。
入门一曲几,尘暗乌皮低。
平生实有恃,壮气干虹蜺。
丈夫死则已,未死牛衣啼。
以兹悟生理,得展庶可齐。
城中雪没靴,冻马不敢嘶。
病夫亦怕出,登楼去其梯。
故人知我贫,坐有一石齑。
招要过庐下,春风破馀凄。
老怀不胜酒,秩筵已如泥。
感君一寒语,醉乡强攀跻。
还归叱涂路,撑斤只槁梨。
我策三十六,第一捐町畦。
佩服今十年,默化浙东西。
惟有三宿恋,弱念牵房闺。
常时过饭家,屋上瞻乌栖。
勿轻一壶酒,踏冻谁为携。
穷途见弟兄,感涕沾䚢觿。
世情尚酬答,人事多乖睽。
终焉愧闵嘿,夜卧三画脐。
何时接绸缪,门牡炊家鸡。
入舍更主客,愧无鹿门妻。

【注释】

始秋:指初秋。

如京:到京师,即京城。

褚中:褚衣中,指褚衣的中衣(里衣)。

萧条:寂寞。

提:提起,手拿。

入门:进入内室。

一曲几:一张方木桌。

尘暗:尘土飞扬。

乌皮:黑色的漆。

恃(shì):依靠,凭借。

牛衣啼:形容因贫病而哀痛的哭声。

以兹:因此,由于。

理:生活。

城中:指京师。

雪没靴:积雪没过靴子。

病夫:因病残而行动不便的人。

出:出去,出门。

去其梯:去掉梯子以便登楼。

故人:老朋友。

坐有一石齑:坐在简陋的饭桌上。

一石齑:一种用石臼捣制的简单饮食。

招要过庐下:邀请他来我家吃饭。招:邀请。

春风破馀凄:春风吹散了余下的凄凉之情。破:吹散,消散。

老怀:年岁已高的心肠。不胜酒:无法承受酒力。

秩筵:整齐的座位,指宴饮。已如泥:已变成泥一样。

感君:感激你。寒语:在寒冷中的慰问之言。

醉乡强攀跻:在酒醉之中勉强地爬上楼梯。

还归:回家。

叱涂路:驱赶着路人走路。

撑斤:挑着重物。

第一捐町畦(tīng qí):第一件事就是放弃田间的小畦小埂。

服(fú):穿上。

默化:默默地影响、改变。浙东西:浙江一带。

三宿恋:指与某人有深厚的感情。

弱念:微弱的念头。牵房闺:牵动妻子的房门。

常时:平时,平常时候。

屋上瞻乌栖:仰望着乌鸦栖息在屋顶上。

勿轻:不要轻视。一壶酒:一杯酒。踏冻谁为携:踏着冻硬的大地谁来携带呢?

穷途:走投无路的境地。见弟兄:遇到兄弟。感涕沾䚢(hù)觿(xī):感动落泪沾湿了头巾和发髻。

世情:世俗人情。酬答:应答。

人事:世事。多乖睽(kuí):很多事不合心意。

终焉:最终。愧闵嘿(mǐn hē) :惭愧,羞愧,沉默不语。夜卧三画脐(wěi yòu sān huà qí):夜里躺在床上,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画脐:形容心事重重。

绸缪:男女结为夫妻之前互赠礼物表示婚约的行为。门牡炊家鸡:把公鸡宰杀,烹煮成食物以示诚意。

入舍:进入家中。更主客:更替主人的客人。

愧无鹿门妻(lù mén qī):惭愧自己没有一个像鹿门先生那样的妻子。鹿门先生,指东汉隐士孟浩然(孟氏),曾隐居于鹿门山,后人称他为“鹿门先生”。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作者贬官江陵途中所作,是一首送别之诗。全诗语言简练,风格朴实,但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真挚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首联“始秋我如京,褚中无所赍”,诗人自述初到京师的心情。秋天来到京城,没有带什么行囊。这两句看似平淡,却蕴含着诗人初到京城时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萧条方逆旅,败履手自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京城的生活状态。身处异乡,身无分文,只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颈联“入门一曲几,尘暗乌皮低”,描述了诗人回到家中的所见所感。进门后,发现屋里只有一张木桌和一盏灯,灯光昏暗,灰尘弥漫。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无奈。

尾联“丈夫死则已,未死牛衣啼”,诗人感慨地说,既然已经死去,那就不必再为生计奔波了。如果还有一口气在,那就继续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接受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京城的经历,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士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的不公和腐败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