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尝为李公客,坐觉金气肃东南。
钩章棘句护帖妥,独立却视何巘巘。
此公行世有步里,十不五试惊愚凡。
尺书飞出岷峨西,每沐问讯相雕镵。
向来思贤实微尚,梦濯杜老百花潭。
环英玉蕊媚初服,风日清美生妍酣。
直言李公似杜公,前者何愧后何惭。
今来划逢丁太常,目所未接心已甘。
孤标出林唳霜鹘,健论转海驱风帆。
张旃万里足骑壮,富公所说惟饥馋。
国中何自得吾兀,尊足乃为公所贪。
承郎曹司略清贵,龙鸾牺象劳所监。
工歌韶頀未敢请,前有琴瑟纷相参。
据梧枝策了自解,箭锋一语渠谁谙。
世间声利大苇箔,置身各自萦茧蚕。
一闻解缚脱躯命,往往唶舌徒婀媕。
千人万人声一概,请听野老真常谈。
捐身大是守身橛,阅世当求出世衔。
君今气色日日上,岁晚能同弥勒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全诗如下:
我昔尝为李公客,坐觉金气肃东南。
钩章棘句护帖妥,独立却视何巘巘。
此公行世有步里,十不五试惊愚凡。
尺书飞出岷峨西,每沐问讯相雕镵。
向来思贤实微尚,梦濯杜老百花潭。
环英玉蕊媚初服,风日清美生妍酣。
直言李公似杜公,前者何愧后何惭。
今来划逢丁太常,目所未接心已甘。
孤标出林唳霜鹘,健论转海驱风帆。
张旃万里足骑壮,富公所说惟饥馋。
国中何自得吾兀,尊足乃为公所贪。
承郎曹司略清贵,龙鸾牺象劳所监。
工歌韶頀未敢请,前有琴瑟纷相参。
据梧枝策了自解,箭锋一语渠谁谙。
世间声利大苇箔,置身各自萦茧蚕。
一闻解缚脱躯命,往往唶舌徒婀媕。
千人万人声一概,请听野老真常谈。
捐身大是守身橛,阅世当求出世衔。
君今气色日日上,岁晚能同弥勒龛。
【注释】:
- 我曾曾为李公之宾客,坐感肃然之气弥漫东南。
- 精心构思,巧妙布局(钩章棘句),如同珍奇宝物般保护着文章的完美。(护帖妥)
- 他行走于人世,有如步里一般稳健有力(行世有步里)。
- 他的信函飞出岷峨西边,每读必问(尺书飞出岷峨西)。
- 我曾经梦想效仿贤者,梦中在百花潭洗濯(梦濯杜老百花潭)。
- 环英玉蕊之美,令人初见之下就为之倾倒(环英玉蕊媚初服)。
- 清风徐来,阳光和煦,让人身心愉悦(风日清美生妍酣)。
- 他的直率言论像杜甫一样犀利(直言李公似杜公)。
- 先前的我为何感到惭愧,现在又有何羞愧?(前者何愧后何惭)。
- 现在你与丁太常相遇,你的眼睛未曾见过但内心已觉得满足(今来划逢丁太常)。
- 你独自挺立于林中,仿佛一只被霜打过的鸱(孤标出林唳霜鹘)。
- 高超的辩才可以翻江倒海,驱散狂风巨帆(健论转海驱风帆)。
- 你的旗帜飘扬万里,骑马前行气势豪迈(张旃万里足骑壮)。
- 国家中的贤良君子们得到你的青睐,你对他们的喜爱胜过贪婪之心(富公所说惟饥馋)。
- 你的官职显赫,地位崇高,受到朝廷的重视(承郎曹司略清贵)。
- 你善于吟咏诗歌,才华横溢,歌声悠扬动听(工歌韶頀未敢请)。
- 你弹奏琴瑟时,音调优美和谐,如同乐曲中的丝弦(前有琴瑟纷相参)。
- 你挥剑斩断世俗的束缚,解脱自己的身躯(据梧枝策了自解)。
- 你面对箭锋般的议论毫不畏惧,只有你自己明白其中的奥妙(箭锋一语渠谁谙)。
- 世间的名利如同芦苇般轻浮易变(世间声利大苇箔)。
- 身处其中的人各自纠缠不清,如同蚕茧一般缠绕(置身各自萦茧蚕)。
- 你听到解除束缚的言论就能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一闻解缚脱躯命)。
- 人们常常发出赞叹之声,但都只是徒劳无益(往往唶舌徒婀媕)。
- 千人万人的声音虽然一致,但请你倾听一位老人的真实之言(请听野老真常谈)。
- 放弃世俗的生活追求,坚守内心的信仰,就像寻找到真正的解脱(捐身大是守身橛)。
- 阅尽人世沧桑,追求精神上的超脱(阅世当求出世衔)。
- 你的精神面貌日益焕发光彩,到了晚年能够和弥勒佛一起坐禅修道(君今气色日日上)。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友人丁晦甫的七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友人丁晦甫的形象及其生活态度、精神风貌,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赞赏。
首联以“我昔”开头,诗人回忆自己曾经是那位名叫李公的客人的门客,那时他深感这位李公的气质非凡,金气肃然而生。这里诗人通过“金气肃东南”形象地描绘了李公的威仪和气质。
颔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李公的形象和其生活态度。他精心构思、巧妙布局(钩章棘句),如同珍奇宝物般保护着文章的完美;而他行走于人世,有如步里一般稳健有力。这些描述展现了李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颈联继续描绘了李公的形象。他用尺书飞出岷峨西,每读必问;而我也曾在梦中在百花潭洗濯,梦中在百花潭洗濯。这些细节表现了李公和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学习的愿望。
尾联则转向了对丁晦甫的描述。丁晦甫现在与李公相遇,丁晦甫现在与丁晦甫相遇,你的眼神未曾见过但内心已觉得满足。这一部分描绘了丁晦甫的卓越才情和他对李公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丁晦甫的高度赞誉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