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山路记曾游,谁识为臣去国愁。
柏府官中羞豸角,桐江台上愧羊裘。
重违君命留行者,既竭吾才归去休。
霜露感人千里思,松楸未扫已三秋。

诗句释义:

  1. 去国:“去国”意味着离开自己的国家,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他的故乡。
  2. 崎岖山路记曾游:描述了诗人曾经走过的崎岖山路,表达了对过去旅行的回忆和情感。
  3. 谁识为臣去国愁:询问是否有人能理解作为臣子离开国家的悲伤和忧愁。这里的“为臣”,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感到一种被迫离开故土的悲伤。
  4. 柏府官中羞豸角:指在朝廷中的官职,而“羞豸角”则表达了诗人因为被迫离开而感到羞愧的情感。
  5. 桐江台上愧羊裘:描述诗人站在桐江(位于浙江省)的台子上,因为穿着破旧的羊皮袍子而感到羞愧。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经济状况不佳,无法负担更好的衣服。
  6. 重违君命留行者,既竭吾才归去休:再次违背皇帝的命令留下,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华。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遗憾和无奈。
  7. 霜露感人千里思:霜露是自然景象,触动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千里思”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情怀念。
  8. 松楸未扫已三秋:尽管已经过了三个秋天,但墓地尚未打扫。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生命的短暂感慨。

译文:

我离开了我的国家,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回忆起过去的时光。谁能理解作为一个臣子不得不离开国家时的那种痛苦和忧愁呢?我在柏府的官员中感到羞愧,因为我穿着破旧的羊皮袍子。我再次违抗了皇帝的命令,留下了继续工作。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华,现在准备离开这个让我耗尽心血的地方。霜露打湿了我的眼睛,让我对遥远的家乡充满了深深的思念。虽然墓地已经三年未曾清扫,但我对逝去的亲人仍然深感悲痛。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个人困境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离开国家、面对困境以及与家人分离的情感状态,展示了其内心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生死无常的哲学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