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徐经孙所作《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仰止高风早赋归》,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句“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未能及时追随的惋惜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第一句中的“仰止高风”指的是崇高的品质或风范。这里的“高风”可能指某种理想主义或道德标准,而“仰止”则意味着仰望并追求这种品质。接着,“早赋归”暗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渴望,可能是由于官场的复杂或对现状的不满,使得他选择早早地结束仕途生活。

第二句“晚生自恨不同时”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年轻时未能与志同道合者同行的遗憾。这里的“晚生”可能是指年长者,而“不同时”则意味着没有与他们一起成长或共事的机会。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错过机会的感慨。

第三句“公如岭上孤松秀”将孙敷山比作岭上的孤松,形容他的品德高洁如同山峰上的松树一样挺拔。这里的“孤松”象征着坚定和不易被动摇的品质。而“我亦松间百尺丝”则表达了诗人虽然不如孙敷山那样杰出,但也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展现出坚韧的品质。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逐句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徐经孙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对过去未能与之同行者的遗憾,以及对自己坚持不懈的自豪。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和价值观念的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