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君诗当刮目,看来字字到云和。
从今喜入圣人手,孔杏坛中取瑟歌。
【注释】
和:应和,称赞;端茶训子:指教育子女要端正态度,认真学艺。
君:指诗人自己。
三日:三天。
云和: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季明,号多士,京兆万年人。
孔杏坛中: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即鲁国的曲阜城北的“杏坛”。
取瑟歌:指孔子在杏坛讲课时教学生弹琴唱歌的情景。
【赏析】
《和端茶训子》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诗人张养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前两句赞扬友人的才学,后两句则以孔子教子的故事来勉励朋友。此诗语言平实,意境开阔,富有哲理。
开头两句“三日君诗当刮目,看来字字到云和”,这是对友人诗才的高度赞扬。“三日”指短短三日内就写出了好诗,可见其才华非凡,非同一般。接着一句“看来字字到云和”,这是对其诗作的高度评价,意思是说其诗作中字字都如彩云缭绕般美妙。这两句诗用夸张手法来赞美友人的诗才,既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也表明了作者的谦虚之意,同时也为后文进一步描写他的人生经历埋下伏笔。
“从今喜入圣人手,孔杏坛中取瑟歌。”这两句则是对友人人生经历的赞美。这里的“圣人手”是指孔子的手,而“取瑟歌”则是指孔子教子的场景。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孔子在杏坛上教书育人的画面,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同时,这也表明了作者对孔子这一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孔杏坛中取瑟歌”,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与升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此之后,我有幸成为了圣人的弟子,能够在孔家老树下弹奏古琴,吟唱诗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友人人生经历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