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浮三楚,毫端会百川。
名今大年亚,意古惠崇前。
竟日对秋色,无时散暝烟。
知君不浪语,一眼认归船。

【注释】

席上:指宴会。浮,漂浮。三楚:泛指楚国。会,汇聚。百川:比喻众多的江河。意:心意。名:名声。今:现在。大年亚:年龄仅次于大年。惠崇前:指画山水的惠崇。暝烟:日落时天空中形成的云气。归船:回家的船只,指诗人自己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席上一唱和之作。席上即席而作,席间以诗酬答。次韵,就是顺着原诗的原韵来写。逢辰,即逢辰山。山在湖南衡山县西南二十里。此诗为作者在衡山与友宴集所作。

首句“席上浮三楚”,点出聚会地点及时间。“浮”,飘浮。“三楚”泛指楚国。“三楚”又特指南方楚国地区,故称。“浮”,漂浮。“三楚”亦指江南一带。“三楚”又特指南方楚国地区,故称。这两句说,诗人与朋友们在衡山上欢聚一堂,席上泛舟,仿佛漂浮在大江之畔,观赏着美丽的风景。

颔联“毫端会百川”,承上文“席上浮三楚”而来。“毫端会百川”意为,笔端汇集了众多江河的水源。“毫”指笔锋,“端”指笔尖。“会”同“汇”。这一句是说,诗人用笔蘸墨,一挥而就,笔下涌现无数涓涓细流。

颈联“名今大年亚”,接上文“豪迈胸怀”而来。意思是说,现在他年纪虽然已经不小,却依然有一颗少年的心,仍然怀着壮志凌云的心情。“名”,名气。“今”,现在。“大年”,年纪很大的人。“亚”,次于第一的意思。“意古”,心志古雅。“惠崇”,南朝画家、画家兼书法家,善画山水,尤擅水墨山水画,世称“惠崇先生”。这一句是说,他现在虽然年岁已高,但心志仍然古雅,像惠崇一样。

尾联“竟日对秋色,无时散暝烟”,承上文“名今大年亚”而来。意思是说,整天面对秋天的景色,没有时间散去傍晚时分的雾霭。“竟日”,整日。“对”,面对。“秋色”,指秋天的景色。这句是说,他整日面对着秋季的景色,没有时间散去傍晚时分的雾霭。

尾联“知君不浪语,一眼认归船”,承上文“竟日对秋色”而来。意思是说,我知道你不是随口瞎说的,你一眼就能认出回家的船只。“知君”犹言我知道你。“浪语”,空话,无根据的话。“眼识”,一眼就能认出。这一句是说,我知道你不是随口瞎说的,你一眼就能认出回家的船只。

这首诗是席上的吟咏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晚年仍怀壮志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