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影荫游鱼,江声颤崖竹。
云帆天外去,龙刹空中矗。
霞明晚渡红,草暖晴沙绿。
澄波见归鸟,纷霭迷飞鹜。
有时雪浪吹,玉马争追逐。
青霄皓月满,琉璃莹极目。
谢傅昔出宰,天葩动惊俗。
一读梁间诗,清风感佳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等,要求学生既要熟知诗歌的相关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语言修养,同时最好能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这样才能正确辨析诗句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了诗歌内容的把握、思想情感的把握、手法的赏析等。解答此题时,需要逐句分析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重点把握以下方面:内容上要读懂诗句大意,注意关键词语,如“檐影”、“江声”、“游鱼”等;形式上要注意诗歌的格式特点,如“韵”字、“梁间诗”等,还要注意诗歌的表达技巧,如“谢傅昔出宰”“青霄皓月满”等。然后根据这些进行赏析即可。

本首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江边晚照图。后四句写意,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云帆天外去”,描写了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方飞去。“霞明晚渡红,草暖晴沙绿。”写夕阳映红了江面,岸边的草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一片翠绿色,给人以温暖而舒适的感觉。“澄波见归鸟,纷霭迷飞鹜。”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归来的鸟儿,远处水雾弥漫,一只只水鸟被水雾笼罩,显得模糊不清。“有时雪浪吹,玉马争追逐。”有时,风卷着雪花奔腾而来,玉白色的骏马争相向前奔跑。“一读梁间诗,清风感佳木。”读到梁间的诗词,我仿佛感受到了那优美的树木,那清新的微风。

“谢傅昔出宰,天葩动惊俗。”谢家公子谢安曾出任宰相,其为人清高脱俗。“玉马争追逐”中的玉马,指谢安所乘之车。诗人以此比喻谢安,表达了自己渴望有朝一日能像谢安一样,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霁色分千里,澄江静五湖。”雨过天晴,万里晴空,万里无云,江面上的涟漪平静,湖面上的波浪安静,这两句写出了一种宁静美好的境界,表现出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青霄皓月满,琉璃莹极目。”明亮的月光洒满了青蓝色的天空,使人感到无比惬意。“谢傅昔出宰”以谢安自喻,“一读梁间诗”则以谢灵运自况:“谢玄入秦,使望吕梁之隔;谢尚入洛,使人想晋水的流驶。”“一读梁间诗”也暗寓着诗人希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愿望。

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与人物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答案】

(1)译文:

檐头的影子映照着在水中游动的鱼儿,江面上传来崖岸竹竿的响声。

远远望去,一艘艘大船在天上飘行,一座座佛塔高耸云端。

傍晚时分,晚霞映红了天空,沙滩上的草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

清澈碧蓝的湖波中飞翔的大鸟,纷纷投下了点点黑影。

不时从远方刮来阵阵寒风,马儿们争相奔跑,好像在追逐风。

皎洁的月光照彻天际,把整个琉璃般的世界都照耀得通明透亮。

昔日谢安出任地方官,其为人高洁超然,令人肃然起敬。

我读了梁朝诗人谢灵运所作的诗篇,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清凉之感。

(2)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开头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江边夕照图。“檐影”点出时间——黄昏,“荫游鱼”形象地写出了檐下影子映在游鱼身上的景色。“游鱼”即江中的鱼儿,此处是借喻诗人自己。接着又用一个动词“颤”,写出了崖竹随风摇曳的情景;“江声”即江水的声音,这里也是借喻诗人自己。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而且写出了自己心情的激荡不安。“云帆天外去”是说远行的大帆船在天空中行驶,“龙刹空中矗”是说佛塔矗立在空中,两句都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壮阔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最后四句是直接抒情。“霞明晚渡红”,“晚渡”指傍晚渡河,“霞明”是说傍晚的太阳红艳艳丽。“草暖晴沙绿”,“草暖”即草色鲜绿,“晴沙”是说沙滩干燥明亮。这两句是说傍晚的时候,阳光照射在草地上呈现出一片鲜绿的颜色,沙滩也因为阳光的照射而变得干燥明亮。“澄波见归鸟”,“澄波”指澄清的水波,“归鸟”指归来的飞鸟。这两句是说在澄清的水面里可以看到归来的飞鸟。这四句通过描写傍晚时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中间四句写意。“有时雪浪吹”,是说有时大风刮起了雪浪;“玉马争追逐”,是说玉马争相奔跑。“一读梁间诗”,是说读到梁间诗,便感到清爽怡人。这三句是说每当看到雪浪和玉马争相奔驰的景象,就想起梁朝诗人谢灵运的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几句诗写得十分清新可喜。但诗人却故意说:“一读梁间诗,清风感佳木。”意思是说:每当读到谢灵运的诗句,我就想到好木,想到清香的春风。这两句是说每当读到谢灵运的诗句就会联想到美好的事物。结尾二句是说:有时大雪过后海面掀起雪浪,有时玉制的马儿竞相奔驰。我读到梁代诗人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这几句是说:有时候,大海掀起雪浪;玉制的马匹争相奔驰。读到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这首诗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变得舒畅愉悦起来。

(3)注释:

①檐影:檐下的阴影。

②江声:江水的波涛声。

③游鱼:水中嬉戏的鱼。

④崖竹:山崖旁生长的竹子。

⑤云帆:云彩装饰的船帆。

⑥龙刹:佛寺。

⑦霞明:日落时霞光灿烂,色彩鲜艳。

⑧草暖:草色温暖,泛出嫩绿。

⑨澄波:清澈的水波。

⑩归鸟:返回的鸟。

⑪纷霭:形容云气缭绕的样子。

⑫玉马:古代用玉石制成的马。

⑬青霄:指天空。

⑭皓月:明亮的月光。

⑮琉璃:一种半透明的彩色玻璃。这里指月亮发出的光辉。

⑯谢傅: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他曾任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尚书。公元378年(太元三年)冬十一月,晋孝武帝司马曜率大军南征,谢安受命都督前锋诸军事。当时谢家子弟众多,谢安特别关照谢万、谢玄、谢琰兄弟三人,并让他们随同出征。他们三兄弟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战后谢万、谢玄、谢琰分别被封为西府将军和中书省郎。谢万后来因妒贤嫉能被贬为庶人,不久去世;谢玄娶刘裕妹夫刘毅的女儿为妻,任徐州刺史、南豫州刺史,封临川郡公;谢琰曾任荆州刺史、荆湘二州刺史、荆州刺史、镇北大将军、雍州刺史等职。谢安被加赠司空、太保、太傅、卫将军等职,谥号为“文靖”。

⑰梁间诗:指梁朝文学家萧统所编《文选》中的诗。《文选》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文选集,由南朝萧统主持编纂。

(4)创作背景:《北园载酒和邑宰蔡确韵》,宋苏轼所作。苏东坡于绍圣元年(1094)谪居惠州期间,与友人蔡确相唱和。这首词是和友人蔡确的作品。当时蔡确正在惠州任职,苏东坡在《次韵蔡端伯见赠》中有“闻君惠政甚修明,更喜君才称俊逸”之语加以赞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