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才名四十秋,屡摅良策动宸旒。
倾河议论谁能敌,唾手功勋未肯休。
方快九霄抟鸑鷟,俄惊长坂蹶骅骝。
天公应叱六丁下,著述文章尽卷收。
【注释】
卓荦才名四十秋:卓荦,卓越出众。才名,才能和名声。四十秋,指40岁,这里用“四十”来表示年龄的长短,与前面的“卓荦”相对应。
屡摅良策动宸旒:多次提出好的建议,使君王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摅,通“抒”,提出。宸旒,帝王的仪仗,这里借指帝王,即天子。
倾河议论谁能敌:比喻自己的见解高明无比,无人能比。倾河,比喻高深莫测。倾河议论,即倾河之论,指高深莫测的言论。
唾手功勋未肯休:唾手而得的功勋还不肯罢休。唾手,随手可及,形容非常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未肯休,不肯停止。
方快九霄抟鸑鷟(zhuō):正高兴得像凤凰一样飞翔在九天之上。抟,盘旋。鸑鷟(zhuō),传说中一种神鸟,这里指凤凰。
俄惊长坂蹶骅骝(hú lí jié hú liú):突然感到惊恐,就像马被绊住了腿一样,无法再跑。长坂,地名;蹶,摔落;骅骝(hú liú),骏马名。
天公应叱六丁下,著述文章尽卷收:天公应当命令神仙六丁将我的书稿收起,因为著述的文章已经全部写完了。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对友人薛艮斋的劝勉之作。诗的前半部分以赞美、鼓励的语言写薛艮斋的才华,表现了对其才干的极高评价;后半部分则从反面立意,指出了薛艮斋的缺点,劝其戒骄戒躁,勿自满,勿懈怠。整首诗构思巧妙,层次清晰。全诗语言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
首联“卓荦才名四十秋,屡摅良策动宸旒。”诗人先点出薛艮斋的才华,称赞他才智过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声望。颔联“倾河议论谁能敌,唾手功勋未肯休。”进一步夸赞薛艮斋的见识非凡,能够提出别人难以企及的建议,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仍不满足,不愿停歇。颈联“方快九霄抟鸑鷟,俄惊长坂蹶骅骝。”则是通过比喻,表达了薛艮斋虽然才华横溢,但仍然需要谦虚谨慎。尾联“天公应叱六丁下,著述文章尽卷收。”则是直接劝诫薛艮斋,希望他能吸取经验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首诗以薛艮斋为主角,通过对他的赞美和批评,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也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