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倦长途,夜投村邸宿。
市井倚峦冈,人烟半樵牧。
茅檐俯清流,翠巘出前屋。
山月照人寒,有意怜幽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然后浏览全诗,抓住关键诗句,如本首诗的前四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最后再回到诗句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或句子进行赏析。
“笋舆倦长途,夜投村邸宿。”“笋舆”指竹筒形的车子。“倦长途”即厌倦了长路的旅行;“夜投村邸宿”“投宿”意为住宿,宿指过夜,宿在村中的客店或客栈。此句写旅途的疲劳和辛苦。
“市井倚峦冈,人烟半樵牧。” “倚”为依傍、靠近的意思。“樵牧”指采樵和放牧的人。这句写村落的安宁和闲适。“山月照人寒,有意怜幽独”。此句写出诗人在夜晚独自漫步时,看到明月当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答案】
译文:
乘坐竹筒状的车子,厌倦了漫长的旅途,晚上投宿在村落的旅馆里。
村边的小路上,倚靠着青山,村庄里的炊烟稀疏地飘散着,一半是樵夫牧童的家。
茅屋的檐下,清流潺潺,翠峰耸立于前边的房屋之上。
一轮明月照着自己,感觉寒冷,有同情之心地怜悯着这幽静而孤独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兼抒情的七律。诗的前四句写旅夜投宿山村的情景。开头二句写旅途的疲顿和劳顿:“笋舆”(竹筒形的车子)行千里,旅途劳顿,夜宿山村。第三句写山村的宁静和安逸:“市井倚峦冈,人烟半樵牧”,山村小路边靠着青山,村中炊烟稀少,大半时间只有打柴放牧的农事活动。第四句写山野风光的幽美:“茅檐俯清流,翠巘出前屋”,茅屋低垂着檐口,溪水潺潺流淌,青翠的山峦从屋前升起。
“山月照人寒,有意怜幽独”,第五六句是说,一轮明月高悬,月光映照在身上,觉得更加寒冷,不禁生发出同情之慨:在这寂静的深山中,一个游子感到格外地孤寂。
整首诗描写了山村夜景的清幽美丽,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感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恬淡,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