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作帘帷翠作裀,随轩歌舞一时新。
未知醒者何如醉,且向樽前莫负春。
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
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

红作帘帷翠作裀,随轩歌舞一时新。

未知醒者何如醉,且向樽前莫负春。

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

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红作帘帷翠作裀
  • “红作帘帷”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中红色的帷幕和绿色的垫子,营造出一种喜庆而温馨的氛围。红色通常象征着热情和活力,而绿色则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两者的结合不仅美观,还寓意着宾客们的热情和欢乐。
  1. 禁烟娱乐且须频
  • “禁烟娱乐且须频”表达了对宴会频繁举办的赞美,暗示这种活动是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宴会不仅是庆祝的时刻,也是人们交流、娱乐的重要场所。
  1. 二月风光特地新
  • 此句通过“二月”和“风光”两个关键词来强调春天的到来,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清新和充满活力。特别是用“特地新”来形容,不仅突出了季节的特点,也预示着接下来的活动将会非常新鲜有趣。
  1. 料得壶中无俗客
  • “壶中无俗客”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以形容宴会上的宾客都是高雅、有趣的人物。这里的“壶”可以理解为一个比喻,代表着这个空间或场合,只有真正的知己才能与之相处,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友谊和社交关系。
  1. 更闻歌者尽阳春
  • 这里的“阳春”指的是春天的声音,常用以描述音乐的美妙和动听。诗人通过“更闻歌者尽阳春”来表达宴会中的歌声非常悦耳,仿佛整个春天都融入了这场聚会之中。
  1. 酒来花下斟琼液,茶向松閒碾玉尘
  • 这两联描述了宴会中饮酒和品茗的情景。其中“琼液”和“玉尘”都是用来修饰酒和茶的,前者给人一种清冽透明的视觉感受,后者则传达出茶汤细腻如玉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宴饮的环境,同时也增添了宴会的文化氛围。
  1. 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
  • 此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氛围。烟重的柳梢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带着一丝凉意;而阳光下的花径则温暖宜人。这种对比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宴会环境的细致观察和高度敏感。
  1. 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
  •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来强化主题。诗人通过“自从三月芳菲后”来设置一个时间背景,强调宴会是在春天之后举行的。而“误入桃源又几人”则是借用了桃花源的典故,暗示虽然美好,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进入这样的地方。这既是对宴会的一种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