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山河势若蓬,手提长剑截长虹。
请将唐室中兴事,可比汾阳再造功。
直道不为邪党败,逆鳞深得诤臣风。
儒生若有逢时幸,未必勋劳尽在公。
诗句释义:
- “李氏山河势若蓬”
- “李氏”指代唐朝,因为唐朝以李姓命名。
- “山河”指的是国家领土和边疆。
- “势若蓬”形容国家的局势如同风中的蓬草,动荡不安。
- “手提长剑截长虹”
- “长剑”象征着武力或权力。
- “截长虹”比喻用武力切断巨大的彩虹,这里可能暗示唐朝在面对外患时的英勇抵抗。
- “请将唐室中兴事,可比汾阳再造功”
- 这里的“唐室中兴”是指唐朝的复兴,经历了战乱后的再次崛起。
- “可比汾阳再造功”中的“汾阳”是唐高祖李渊的封号,他曾被尊称为汾阳王。
- “再造功”指的是他的功绩,如平定叛乱、恢复中原等。
- 这里诗人通过比较,赞扬了李氏的复兴之功与汾阳王的功绩相当。
- “直道不为邪党败”
- “直道”指的是正直的道路或原则。
- “邪党”指的是邪恶的势力或派系。
- “败”表示失败或被击败。
- 这句话意味着,李氏坚守正道,不受邪恶势力的干扰和影响。
- “逆鳞深得诤臣风”
- “逆鳞”在这里比喻危险或危机。
- “诤臣”指的是直言进谏的臣子。
- “风”比喻风格或特点。
- 这句话表明李氏能够洞察危机,得到忠诚直言的大臣的帮助。
- “儒生若有逢时幸,未必勋劳尽在公”
- “儒生”指的是读书人或文人。
- “逢时幸”意味着恰逢其时或遇到好时机。
- “未必”表示不一定。
- “勋劳”指的是功勋和功劳。
- 这句话意味着,虽然有文人可能因为时代而得到好运,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李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氏的描绘,表达了对李氏收复失地、恢复繁荣的期望与赞美。诗人通过对李氏的正面描述,强调了他们坚守正义、不惧邪恶、善于听取忠言的品质。诗中也隐含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即历史的变迁往往伴随着英雄人物的出现和消逝。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李氏及其治国理念的钦佩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