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高义薄千金,岂顾池边竹浅深。
此物定非今俗好,与公相伴古人心。
但看岁久孤坚操,不为墙闲尺寸阴。
正是北窗闲卧日,陶家兼有一张琴。

移竹和倪敦复

孙公高义薄千金,岂顾池边竹浅深。

此物定非今俗好,与公相伴古人心。

但看岁久孤坚操,不为墙闲尺寸阴。

正是北窗闲卧日,陶家兼有一张琴。

注释:

①孙公:指晋代人孙登,字公业,隐居不仕,以高远的德行著称。

②千金:形容非常珍贵,价值连城。

③池边竹:比喻环境清贫,不能养性。

④陶家: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以田园生活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一株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品质,来赞美孙登的高洁品质以及陶渊明的高尚情操。

首句“孙公高义薄千金”,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孙登的高洁品质。他并不看重物质财富,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这里用“千金”来形容孙登的身价,意在强调他的高洁品质。

第二句“岂顾池边竹浅深”,进一步描绘了孙登的品质。他不计较环境的好坏,只看个人的品质。这里用“池边竹”来比喻环境,意在强调个人的修养。

第三句“此物定非今俗好”,再次强调了竹子的珍贵品质。他认为这个物品一定不是庸俗之物,而是与古人心意相通的宝物。这里用了“今俗好”来形容世俗之物,意在强调竹子的非凡品质。

第四句“但看岁久孤坚操”,表达了他对竹子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这种竹子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不为任何事物所动摇。这里的“孤坚操”形容竹子的品质,意为孤独坚定,不屈不挠。

第五句“不为墙闲尺寸阴”,进一步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这种竹子不是为了求得一时的荫凉,而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品质,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墙闲尺寸阴”形容竹子被墙遮挡住阳光,无法得到充分的阳光,意在强调竹子的坚韧品质。

最后一句“正是北窗闲卧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他看到窗外的竹林,想起了自己的隐居生活,感到十分惬意。这里的“北窗”指的是北方的窗户,意在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孙登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陶渊明高尚情操的钦佩。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