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关西山壁立,春云突尽春空窄。
浓岚洒去渭川寒,孤峰深与秦天碧。
白云流水岂无情,立马吟诗定相忆。
且倩东风先寄声,我整西装期已迫。
吟到秋风放我归,归来待作潇湘客。
【译文】
关西山壁立,春云突尽春空窄。
浓岚洒去渭川寒,孤峰深与秦天碧。
白云流水岂无情,立马吟诗定相忆。
且倩东风先寄声,我整西装期已迫。
吟到秋风放我归,归来待作潇湘客。
【注释】
君看关西山壁立,:你看那关西山壁高耸入云。
春云突尽春空窄,:春日的云彩突然全部消失,使春天的天空变得狭窄。
浓岚洒去渭川寒,:浓密的云雾飘散了,使得渭水之畔也感到寒冷。
孤峰深与秦天碧,:孤独的山峰深深植于秦地苍茫的蓝天之下。
白云流水岂无情,:白云和流水难道无情吗?
立马吟诗定相忆,:我骑马吟诗,必定要思念你。
且倩东风先寄声,:让我借着东风先向你倾诉衷肠吧。
我整西装期已迫,:我整理好我的西装,时间紧迫,期待着回归。
吟到秋风放我归,:当我吟诵着《将进酒》中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时,我将回到故乡。
归来待作潇湘客,:回到故乡后,我将成为一名潇湘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关西山壁的雄伟壮观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后四句则写自己渴望早日回归故土的愿望。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自然景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首句“君看关西山壁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关西山壁的赞美之情。诗人站在山巅,远眺远方,只见那连绵起伏的山势如同一堵巨大的墙一般矗立在天地之间,给人一种巍峨壮丽的感觉。这里的“君”指的是吕帅,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上级领导,通过称呼他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亲近感。
第二句“春云突尽春空窄”,则是对关西山壁景色的具体描绘。春天的云彩突然全部消失,使得天空变得更加狭窄。这里运用了“突尽”这一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云彩消失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之美。而“春空窄”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让人更加珍惜这个美好的季节。
第三句“浓岚洒去渭川寒”,则进一步描绘了关西山壁周围的环境。浓密的云雾飘散之后,渭水之畔也感到寒冷。这里的“浓岚”指的是浓厚的雾气,而“洒去”则表示这些雾气逐渐消散。当云雾散去后,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渭水的波光粼粼,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四句分别描绘了关西山壁周围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受。第四句“孤峰深与秦天碧”描述了孤独的山峰深深植于秦地苍茫的蓝天之下。这里的“孤峰”指的是一座孤独的山峰,而“深与秦天碧”则表现了山峰与秦地蓝天融为一体的壮丽景象。这里的“秦天碧”既指秦地的天空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五句“白云流水岂无情”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慨。白云和流水是否真的有情感呢?诗人在这里提出了疑问,但答案是肯定的。白云和流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和情感的体现。这里的“岂无情”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立马吟诗定相忆”则是诗人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他骑马吟诗,必定会思念远方的人。这里的“立马”指的是骑在马上,而“吟诗定相忆”则表现出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最后两句“且倩东风先寄声,我整西装期已迫”,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计划。他希望借助东风先向对方倾诉衷肠,并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西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这里的“期已迫”表示时间的紧迫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哲理思考,表达了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