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被灾郡,数路方荐饥。
官私无畜聚,民力俱困疲。
朝廷谋已劳,两宫食不怡。
生民仰首望,使者忘寝饥。
为之柰何乎,勿计速与迟。
事虽有坚定,议论在所持。
如一身数疾,必以先后医。
假如移所费,用以业贫民。
偿其所亡失,救其所苦辛。
或贷其田租,或享其终身。
独孤有常饩,使同室相亲。
露尸与暴骸,收敛归诸坟。
精选强明吏,处之使平均。
乡官与胥徒,欺者以重论。
如此庶几乎,可无愁怨人。
下酬更生望,上慰再造仁。
然而论议者,至今犹纷纷。
或复其故道,或因其自然。
公如决于一,勿使众议牵。
在己者有义,在命者以天。
而况行职分,而况本诚忱。
圣朝无不察,知子之赤心。
嗟余何为者,草莽且贱微。
与公本无素,一见即弗遗。
以伯兄处我,以古人相期。
小设犹致说,大事宁无辞。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在听闻灾情后,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中的“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是指诗人在听到天灾的消息后,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担忧和忧虑。
“又闻被灾郡,数路方荐饥。”描述了受灾的州县,百姓们正遭受着饥饿的折磨。
“官私无畜聚,民力俱困疲。”则描绘了官员和百姓们都因为饥荒而变得困顿不堪。
接着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朝廷谋已劳,两宫食不怡。”表示他为朝廷的忙碌感到疲惫,也为宫中的皇帝皇后的饮食问题感到担忧。
诗人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生民仰首望,使者忘寝饥。”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使者的感激之情。
然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为之柰何乎,勿计速与迟。”表达了他对如何解决灾情的无奈和焦虑。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事虽有坚定,议论在所持。如一身数疾,必以先后医。”表示虽然事情可能无法迅速解决,但他仍然相信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希望。
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关怀和忧虑,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