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静边烽息,回首金城赵充国。
绣帽霜须马上吟,诗兴如云满秋色。
最好青门长乐坡,灞桥路上情更多。
绣岭风烟新草木,潼关形势旧山河。
洛阳城阙秋风紧,有诏疾驱催大尹。
两瞳直是有精神,管取无宽亦无猛。
【解析】
本题是对全诗逐句的理解,并要理解诗意。
“玉门关静边烽息,回首金城赵充国”:玉门关的烽火已经平息,回头望去是金城的赵充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现在玉门关上不再有边警烽火,而回望过去,是赵充国在金城的时候,曾经平定过叛乱。
“绣帽霜须马上吟,诗兴如云满秋色”:头戴绣花的帽子,胡须斑白,马上咏诗,兴致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无边无际,充满整个秋天的色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骑着马,戴着绣花的帽子,披着斑白的胡须,吟咏诗歌,意兴盎然,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无边无际,充满了整个秋天的色彩。
“最好青门长乐坡,灞桥路上情更多”:最好的地方是长安的青门长乐坡,在灞桥路上,感情更加浓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最美好的地方是长安的青门长乐坡,在灞桥路上,感情更加浓烈。
“绣岭风烟新草木,潼关形势旧山河”:绣岭上的风烟中,生长着新的草木,潼关地势形势,是过去的故土和山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绣岭上的风烟里,生长着新的草木,潼关地势形势是过去的故土和山河。
“洛阳城阙秋风紧,有诏疾驱催大尹”:洛阳城中,秋风瑟瑟,诏书传来,命令你速速赶到朝廷处理事务,不要拖延时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洛阳城中,秋风瑟瑟吹来,诏书传来,命令你速速赶到朝廷处理事务,不要拖延时间。
“两瞳直是有精神,管取无宽亦无猛”:他的眼睛明亮,目光炯炯,很有精神,无论宽厚还是严厉,都一定能够做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的眼神坚定有力,目光炯炯有神,无论是宽厚还是严厉,都能够做到。
【答案】
译文:玉门关的烽火熄灭了,回头看看金城一带,那是赵充国曾经平定叛乱的地方。头上戴着绣花帽子,胡须斑白,马上吟咏诗歌,意气飞扬。最好的风景是长安的青门长乐坡,在灞桥的路上,感情更加浓厚。绣岭上风烟中,生长着新的草木,潼关地势形势,是过去的故土和山河。洛阳城里秋风萧瑟,诏书传来,命令你速速赶到朝廷处理事务,不要拖延时间。他的眼神坚定有力,目光炯炯有神,无论是宽厚还是严厉,都一定能够做到。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期许。从整首诗来看,这是一首送行之作,也是一首赠别诗。
第一联“玉门关静边烽息,回首金城赵充国”写景抒情。“玉门关”为古郡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小方盘城附近。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时经此关入居延泽,曾得胡人善酿者数人,得酒欲还付使者共饮之。于是引种于离宫旁。《后汉书·西戎传》:“其西界葱领国、安息国、黎轩国……条支国……”等国。这里泛指西域各国。这两句是说,玉门关的烽火已平息,回头望去是金城的赵充国平定叛乱之地。
第二联“绣帽霜须马上吟,诗兴如云满秋色”进一步描绘友人的形象。“绣帽”代指文官的官服或头巾;“霜须”代指白发。“马上吟”,即骑在马上吟咏诗歌。“诗兴如云满秋色”,意思是说,他的诗歌兴趣像秋天的天空一样高远广大。
第三联“最好青门长乐坡,灞桥路上情更多”,写友人的去程。“青门”是长安城内东面城门名;“长乐”是汉宣帝刘询所建的陵墓名;“灞桥”是西汉时期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主要道路名。这两句是说,最好的地方是长安的青门长乐坡,在灞桥的路上,感情更加浓烈。
第四联“绣岭风烟新草木,潼关形势旧山河”,写友人归程所见景物。这两句是说,绣岭上的风烟中,生长着新的草木,潼关地势形势是过去的故土和山河。
第五联“洛阳城阙秋风紧,有诏疾驱催大尹”,“洛阳城阙”指洛阳的宫殿城楼。“有诏疾驱”,是说接到圣旨,急急忙忙地赶路。“催大尹”,即催促太守赴任。这两句是说,洛阳城中秋风瑟瑟,诏书传来,命令你速速赶到朝廷处理事务,不要拖延时间。
第六联“两瞳直是有精神,管取无宽亦无猛”,写友人的为人处世风格。“两瞳”代称眼光敏锐;“直是有精神”即直率而有精神;“管取”即一定;“无宽亦无猛”,是说没有宽厚也没有严厉的意思。这两句是说,他的眼神坚定有力,目光炯炯有神,无论是宽厚还是严厉,都一定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