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
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
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
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
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
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
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
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
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
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

诗句释义

1 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回想以前见到你时的情景,我在西边的巷子里居住。

  1. 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看到自己衰老而你却异常聪明。
  2.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之后有十多年之久,我多次在这里见到你。
  3. 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你的气质和相貌越来越好,从你的眼神中就能看出。
  4.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外貌是德行的一种体现,精神与气质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5. 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气质没有不适之处,其根本在于保养颐养。
  6.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如果养护得当,那么美德将充满你的四肢。
  7. 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你是名门之后,家中的规矩能让你自我约束。
  8.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你在学业上有深厚的积累,尤其擅长礼仪和诗歌。
  9. 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重要的是通过良好的修养来充实自己,哪里都适合。
  10.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古人也有宽广的道路,行人都能平安顺利。
  11. 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凭借你的智慧,怎么会被众多选择迷惑?
  12.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像修长的马鞭和长缰绳一样,驾车时不停留。
  13. 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古人也有许多值得效仿的人,不必询问都可以学习。
  14.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昨天见到你的书信,我为你感到高兴。
  15. 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你的话语谦逊而又恭敬,文采斐然有条理。
  16.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希望你能更加努力,不要忘记我这个老人的话。
  17. 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居住在正直的人身边,正直的人是你品德的辅助。

译文

回忆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在西边的巷子里居住。我看到自己已经衰老了,但你却异常聪明。此后十多年里,我多次在这里见到你。你的气质和相貌越来越好,从你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容貌是德行的一种体现,精神和气质是你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气质没有不适之处,其根本在于保养颐养。通过良好的修养来充实自己,哪里都适合。古人也有宽广的道路,行走的人都能平安顺利。凭借你的智慧,怎么能被众多选择迷惑?修长的马鞭和长缰绳一样,驾车时不停留。人们也有许多值得效仿的人,不必询问都可以学习。昨天见到你的书信,我为你感到高兴。你的话语谦逊而又恭敬,文采斐然有条理。希望你能更加努力,不要忘记我这个老人的话。居住在正直的人身边,正直的人是你品德的辅助。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光道深厚感情及对其人品、学问的赞赏。诗中不仅赞扬了他的外貌、才华和学识,还强调了良好的修养对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性。通过对古代贤人的赞美,鼓励李光道继续保持优秀的品德,同时提醒他不要因为外界诱惑而迷失方向,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