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南兵势欲平蛮,军声杀气秋风寒。
南国此时霜霰早,八月草黄枫叶丹。
江有渚兮山有麓,君向洞庭何处宿。
四垂天幕乱波平,九嶷山送愁岚绿。
日斜叶落黄陵祠,月明风起清湘竹。
愁娥远放峡云来,冤臣莫借江声哭。
雁号孤喙度苍梧,猿叫哀肠抱霜木。
君看樵坞与渔村,绿橘黄柑随柿熟。
此行正合风骚情,县衙仍在衡山足。
新岚老翠滴吟窗,风松云溜生琴曲。
衡人侧耳听先声,报道官来不碌碌。
可使汝农无逃田,可使汝市无冤狱。
汝胥可脱簿书烦,汝民可免鞭笞辱。
日中放吏不坐厅,夜半投金不受嘱。
回时唯载俸馀钱,茶满衡山无一掬。
诗句解析:
- “征南兵势欲平蛮,军声杀气秋风寒。” —— 描述军队出征准备征服远方的蛮族,秋天的气息中带着杀气与肃杀。
- 注释: 征南:出征南方,指征伐南方的敌人或征服蛮荒之地。
- 赏析: 诗首句点明此行的主要目的和背景。
- “南国此时霜霰早,八月草黄枫叶丹。” —— 南方地区此时已出现早霜,八月时草已变黄,枫叶也呈现红色。
- 注释: 南国:指南方国家。霜霰:即霜冻和霰雪,是秋季常见的现象。
- 赏析: 描绘了南方地区秋季特有的景象,突出时间的紧迫与季节的变迁。
- “江有渚兮山有麓,君向洞庭何处宿。” —— 如果君王要去洞庭湖边过夜,江上有小洲,山脚下有山脚。
- 注释: 渚:水中的小岛。
- 赏析: 通过询问,诗人表达了对李昂长官行军路径的关心。
- “四垂天幕乱波平,九嶷山送愁岚绿。” —— 四周天空如帐篷般低垂,乱波之中波平如镜,远望九嶷山云雾缭绕如绿色忧愁。
- 注释: 四垂:四周。天幕:比喻天空像帐帷一样。
- 赏析: 用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同时寄托了对长官平安的祝愿。
- “日斜叶落黄陵祠,月明风起清湘竹。” —— 日斜时分,树叶落下在黄陵祠旁,月光明朗,风起时清湘竹林发出声响。
- 注释: 黄陵祠: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北,古代著名的祭祀地。
- 赏析: 通过具体地点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长官旅途平安的祝愿。
- “愁娥远放峡云来,冤臣莫借江声哭。” —— 远处的蛾子飞翔而来,带来哀伤的消息,不要借江水的声音来诉说你的悲哀。
- 注释: 娥:此处指蛾,传说中能飞的蛾子。
- 赏析: 这个意象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长官的深厚感情及对局势的担忧。
- “雁号孤喙度苍梧,猿叫哀肠抱霜木。” —— 大雁鸣叫,孤独的嘴渡过苍梧,猿猴悲啼,抱着霜冻的树木。
- 注释: 孤喙:单只鸟的嘴巴,形容雁叫声中的孤单。
- 赏析: 以雁和猿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长官路途艰险、孤独无助的同情与忧虑。
- “君看樵坞与渔村,绿橘黄柑随柿熟。” —— 请你看一看那樵夫的村庄和渔夫的村子,绿橘黄柑随着柿子成熟。
- 注释: 樵坞:指山林间居住的村民。
- 赏析: 通过展现乡村的日常生活,反映出长官行程中可能面临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
- “此行正合风骚情,县衙仍在衡山足。” —— 此行正好符合风雅之情,县衙还设在衡山脚下。
- 注释: 风骚:指文学艺术的风格。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对长官此行的文化期待和对地方文化的尊重。
- “新岚老翠滴吟窗,风松云溜生琴曲。” —— 新近的山雾落在窗户上,风吹松涛,云流如乐曲生息。
- 注释: 新岚老翠:指不同的山景变换。
- 赏析: 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来表达对长官旅途平安的祝福。
- “衡人侧耳听先声,报道官来不碌碌。” —— 当地百姓侧耳倾听着消息,说长官到来不会徒劳无功。
- 注释: 衡人:指当地的居民。
- 赏析: 这里体现了民众对长官到来的欢迎和期盼。
- “可使汝农无逃田,可使汝市无冤狱。” —— 能使你们农民免于逃荒之苦,能使你们市场免去冤枉之狱。
- 注释: 汝农:指本地的农民。汝市:指本地的市场。
- 赏析: 这是对长官治理下民生安乐的美好期许。
- “汝胥可脱簿书烦,汝民可免鞭笞辱。” —— 你官吏可以摆脱繁琐文书,百姓也可免除皮鞭之苦。
- 注释: 汝胥:指本地官员。
- 赏析: 这句话再次表达了对长官治下民众幸福生活的愿望。
- “日中放吏不坐厅,夜半投金不受嘱。” —— 中午时候放走官员,不必坐在官府大厅等候;半夜时分投金,无需听从他人嘱咐。
- 注释: 日中、夜半:分别指的是白天和夜间。
- 赏析: 此句展现了长官治理的果断与高效,也体现出对长官个人品德的赞赏。
- “回时唯载俸馀钱,茶满衡山无一掬。” —— 返回时只有俸禄剩下的钱,茶满衡山没有一杯。
- 注释: 惟:只有。
- 赏析: 这句反映了长官清廉自持,不贪不占,体现了崇高的道德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