鹢口衔波船过猛,樯幔排云北风紧。
耽吟俊老绣衣寒,传诗急使筠筒冷。
诗同使者从何来,谢安枕上吟哦回。
吟哦去望江南雪,雪中往往梅花开。

【注释】

  1. 鹢(yì)口衔波:鹢,一种水鸟;衔波,即含波。比喻船儿像鹢鸟一样,在波浪中飞驰。
  2. 樯幔:船帆、船桅上挂着的布幕等。
  3. 北风紧:北方风很大。
  4. 耽吟俊老绣衣寒:指谢安。耽吟,沉溺于诗文;俊老,有文才的人。
  5. 传诗急使筠筒冷:筠竹为笔杆材料,筠筒即竹简。
  6. 诗同使者从何来:指谢安的诗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7. 谢安枕上吟哦回:指谢安在睡觉的时候,吟诗作答。
  8. 吟哦去望江南雪:谢安在吟咏之余,望着江南的雪景。
  9. 雪中往往梅花开:意思是说,在雪花纷飞的冬天里,梅花也盛开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船行之快,后四句以“谢安”为中心,写诗人对谢安诗歌的赞美。全诗语言精炼,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第一首:船儿疾如鹢鸟(鹢,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鸟,嘴细长,翅膀短而宽,颈长,背上有花纹,脚上有蹼,喜欢住在湖里和池塘里),帆幔如云,北风凛冽。船上的客人,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吟诵诗句,欣赏美景。他们与谢安一起欣赏美景,一起吟诵诗句。
    第二首:谢安的诗歌来自哪里?是谢安在梦中吟诵出来的吗?不,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是有人把他的诗传给了我们。我们收到这首诗后,立刻感到一股寒冷的气息。原来,我们手中的竹简都因为这首诗而变得冰冷起来。
    第三首:这些饱学之士们,为何如此痴迷于谢安的诗歌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谢安已经离世了吗?不,他们并没有忘记谢安,而是一直在怀念他。他们思念着谢安,思念着他的诗歌,他们的心被深深打动。
    最后一首:谢安在梦中吟诵出他的诗歌,然后醒来。他看着窗外的雪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那些曾经陪伴他度过美好时光的人们,想起了他的诗歌给他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于是,他开始吟诵他的诗歌,继续他的创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一群饱学之士,正在欣赏美丽的风景,吟诵美妙的诗句。他们与谢安一起欣赏美景,一起吟诵诗句,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