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视目已瞑,欲语口已噤。
欲动肉已寒,欲书手已硬。
惟有心上热,惟存心中悲。
此热须臾闲,此悲无休时。
所悲孤儿寒,所悲孤儿饥。
苦苦复苦苦,此悲遂入土。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欲视目已瞑,欲语口已噤:想要看到的东西已经看不见了,想要说话却发不出声音。
- 眼睛看不见了(“欲视”);
- 喉咙哑了(“口已噤”)。
- 欲动肉已寒,欲书手已硬:想要动弹的手脚都已经僵硬,想要书写的双手已经麻木。
- 身体僵硬不灵活(“欲动肉已寒”);
- 手部肌肉失去活力或感觉迟钝(“欲书手已硬”)。
- 惟有心上热,惟存心中悲:尽管身体其他部分都感到冰冷和无力,但内心仍然保持着炽热的情感和深切的悲伤。
- 只有内心依然有热情(“惟有心上热”);
- 内心的悲哀没有停止(“惟存心中悲”。
- 此热须臾闲,此悲无休时:这种内心的炽热和悲伤是暂时的,并且不会停止。
- 内心的炽热和悲伤是短暂的(“此热须臾闲”);
- 这种悲伤是持续不断的(“此悲无休时”)。
- 所悲孤儿寒,所悲孤儿饥:我所哀悼的是孤儿们受冻和挨饿的痛苦。
- 哀叹孤儿们的困苦(“所悲孤儿寒”);
- 哀叹孤儿们的饥饿(“所悲孤儿饥”)。
- 苦苦复苦苦,此悲遂入土:痛苦不断循环不已,这种悲伤最终将如同尘土一样消逝。
- 痛苦不断循环(“苦苦复苦苦”);
- 悲伤就像尘土一样消失(“此悲遂入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传达出作者对孤儿的深深同情和对他们苦难的深刻理解。首句表达了一种视觉上的无力感和听觉上的无声感,反映了作者对孤儿处境的直观感受。接下来的每一句都进一步加深了对孤儿痛苦的描述,从身体的寒冷、麻木到心灵的炽热、悲哀,再到内心的无尽循环和悲伤的消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孤儿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