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持书昼打门,茶魁有句牧之孙。
煎调还我西江手,水茗相投自不浑。
注释:
谁遣持书昼打门,茶魁有句牧之孙。
谁派你白天敲门,茶魁有诗句,是你的后代。
煎调还我西江水,水茗相投自不浑。
让我的煎茶技术回赠给你西江的水,水和茶相投,自然不会混浊。
译文:
是谁派人在白天敲你的门呢?原来是茶魁,他有一句诗,是你的后代哦!
他让我用西江的水来煎茶,水和茶一交融,就不会浑浊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茶为媒,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巧妙地融入诗歌之中。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谁遣”一词,点明自己不是主动上门去拜访的,而是被朋友“派遣”而来。”书”在这里指的是书信或者邀请函,诗人没有直接说是因为收到书信而来访,而是用了“谁遣”这一词,既表明了自己不是因事而来,又暗示了自己的身份——是客人。”昼”字则描绘出了诗人在白天来到朋友家的情景。
第二句”茶魁有句”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茶魁”是指茶叶评比中排名最高的人,诗人说自己是茶魁,说明他的茶艺非常高超。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自己的来意——是为了品茶而来的。”牧之”是指唐朝著名的茶学家陆羽,陆羽曾经撰写过《新宁县志》,其中记载了当地茶树的品种和种植方式,后人因此称当地的茶树为“牧之茶”,所以这里的“牧之孙”就是指陆羽的后代。诗人说自己是陆羽孙子的朋友,也就是说自己是茶友,所以才会前来拜访。
第三句”煎调还我西江手”则是诗人对朋友的赞美。这里的“煎调”是指烹茶的技巧,“还我西江手”则是指朋友的手艺好,能够烹制出美味的茶。这里诗人用了两个“手”字,一个是自己的手,一个是朋友的手,都代表了烹茶技艺的高超。通过这两个“手”字的对比,诗人更加凸显了朋友的手艺高超。
最后一句”水茗相投自不浑”则是诗人对友情的赞美。这里的“水茗相投”是指茶与水相融合,形成了一杯清新的茶汤;“自不浑”则是指这杯茶汤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朋友手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