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山偃蹇消湖碧,夫人此恨消未得。
海上人归会有时,怪尔鬓云非旧色。
【注释】
消山:即西山。偃蹇(yǎn jiān):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
湖碧:指西湖,因湖水碧绿而得名。
夫人:此处指作者妻子。
此恨:这桩恨事。
怪尔鬓云非旧色:你的头发里已没有从前的发丝了。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妇人思念丈夫的心情。首句以“消”字起兴,点明时令,暗示出诗人当时在西山,看到湖边景物,触发了对远别妻子的怀念之情。第二句是说,妻子因为丈夫长期不在,心里十分难过,但是又无可奈何。三四句则写出她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最后两句,从正面描写妻子的愁苦。
此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平易通俗,但感情真挚动人。
译文:
西山高耸挺拔如同一座山,湖面波光粼粼犹如一片碧玉。我的妻子啊!你心中那份深深的哀怨何时才能消除呢?海上的亲人总有一天会团聚在一起,可怪的是她的双鬓已经变得斑白了。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闺妇怀人之作。《石夫人》为唐末韦庄所作。韦庄原籍陕西扶风,后迁居江西崇仁。天复年间进士,历任校书郎、殿中丞等职。公元902年(天祐元年)入蜀,先后任司空军容使、吏部侍郎、中书侍郎等职,官至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鲁国夫人。公元908年(光化三年),王建称帝成都,建立前蜀,他被任命为平章事,次年改相国,加尚书令,封邺侯。不久就遭贬斥,流放荆南。后来才回到长安。公元913年(天复四年)去世,享年五十一岁。其作品有《浣花集》。
韦庄早年曾游于江南一带,目睹过许多歌楼妓馆和烟花之地。因此,他的诗作中有不少描写妓女的作品。然而,这些作品往往只是表现妓女的美貌和她们的生活,很少能触及到她们的心灵深处。这首《石夫人》就是如此。
诗的第一句,“消山偃蹇”,用一个“消”字来概括西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西山巍峨壮观、气势磅礴的雄姿。这个“消”字,也暗含着西山景色的变化无常,使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凄凉。接着,“消湖碧”,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色。这里,韦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湖水比作一块翡翠宝石。这样,不仅使湖水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而且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二句,“夫人此恨消未得”,直接进入正题。这句诗表面上是在叙述诗人的妻子心中的哀怨尚未消除,但实际上,它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哀怨的感受。因为,正是由于自己的妻子心中还有这份哀怨,所以他才无法释怀。这种感受,既是一种无奈的悲哀,也是一种深深的牵挂。
第三句“海上人归会有时”,诗人开始转向对其他人物的描写。这里,诗人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是谁,而是通过“海”和“人”两个关键词来暗示出这一点。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而且也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联想。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毕竟,家才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也是最能让人安心的地方。而如今,诗人却不得不远离家乡,四处漂泊。
第四句“怪尔鬓云非旧色”,则直接切入到妻子的形象上。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妻子的面容,而是通过“怪”字来暗示出妻子的变化。这种表达方式既显得委婉含蓄,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这也暗示出了诗人对妻子的关心和爱护之情。毕竟,一个人如果连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都照顾不好,那么还有什么资格去谈什么事业、成就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