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
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
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
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师伯浑用韵复次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
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
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
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注释与赏析:
- “日翻蠹简书斋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书房里翻看已经破旧的书卷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学习的热情。
- “往往编摹自汉朝”:这一句说明了作者在编纂书籍时的借鉴对象是古代的汉朝,可能包括了对汉朝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 “鸡距束毫来武信”:这句话描述了作者使用特殊的笔具,即鸡距(一种古代书写工具)和束毫(将笔锋绑扎起来),来表达他的作品风格或情感。
- “马肝琢砚出高要”:这句话描绘了制作砚台的场景,可能是在描述砚台的材料和制作过程,也可能寓意着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 “时因抚事歌成相”:这句话表明作者在处理事物时会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
- “更复怀人作大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可能是在写一首长篇诗歌来表达这种情感。
- “知子山中富吟咏”:这句话暗示了作者认为他的诗才非常优秀,能够在山中吟咏出美妙的诗篇。
- “纵横文力到孙樵”:这句话赞扬了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能,提到了唐代诗人孙樵。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书籍、笔具、制作砚台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