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诸山翠作堆,岂令飞舄着尘埃。
勿嫌屈子峨眉县,正得同吾婪尾杯。
淑日升堂迎昼永,和风排闼送春来。
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
【译文】
师袭卿来权摄峨眉县,禄东之去乃去送。
诗是元日才作的,白水诸山翠堆堆。
岂令飞舄着尘埃,勿嫌屈子峨嵋县。
正得同吾婪尾杯,淑日升堂迎昼永,
和风排闼送春来。
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
【注释】
师袭卿:即王师袭卿,字公度,成都人。大历中,官至夔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代宗宝应中,召拜刑部侍郎、判度支等使。
权摄:暂时代理。
禄东之:名不详,作者友人。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好友王师袭卿,当时王师袭卿任蜀州刺史,暂代峨眉县令。王师袭卿赴任前,杜甫写了这首诗送给他作行前的赠别。首二句说:你从京城来到峨眉县任职,白水诸山的景色真美啊!这山青得象堆叠起来的青山。三四两句说:我绝不嫌弃你在峨眉县当县宰,正好与你一起喝“婪尾杯”。《旧唐书·音乐志》记载,“酒一卮曰爵,爵有六,贵者王,次曰列侯伯,次曰男爵,又次曰大夫,又次曰郎,次曰士。”《新唐书·礼乐志》也说:“凡饮,皆立席。酒行三巡,坐者三叹而已。唯乡饮酒、飨军、燕飨、享先荐、飨食、告朔、合朔、朝觐、宗祀、飨宴宾客、养老乞言,始举觞,祝史执策以兴,坐者皆兴,祝史读册,读讫,兴坐。坐奠爵而兴,祝、史奉豆实爵,执爵以兴,坐者兴。”这里所说的“婪尾杯”就是指“婪尾爵”,也就是一种盛满酒的大杯。“婪尾杯”是唐代官员宴饮时的一种礼仪,由侍者斟酒后高举杯子向客人敬酒,然后让客人自己倒酒回敬。“同”是动词,意思是“一起”、“共同”。第五句说: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进厅堂,迎接美好的日子;微风吹进门内,送走了寒冷的冬天。第六句说:回到家乡,还可以为双亲祝寿。第七、八句说:柏叶做的酒,用清亮的酒杯端给你,你自己打开吧。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好友王师袭卿,当时王师袭卿任蜀州刺史,暂代峨眉县令。王师袭卿赴任前,杜甫写了这首诗送给他作行前的赠别。首二句说:你从京城来到峨眉县任职,白水诸山的景色真美啊!这山青得象堆叠起来的青山。这三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和对王师袭卿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三四两句说:我绝不嫌弃你在峨眉县当县宰,正好与你一起喝“婪尾杯”。《旧唐书·音乐志》记载,“酒一卮曰爵,爵有六,贵者王,次曰列侯伯,次曰男爵,又次曰大夫,又次曰郎,次曰士。”《新唐书·礼乐志》也说:“凡饮,皆立席。酒行三巡,坐者三叹而已。唯乡饮酒、飨军、燕飨、享先荐、飨食、告朔、合朔、朝觐、宗祀、飨宴宾客、养老乞言,始举觞,祝史执策以兴,坐者皆兴,祝史读册,读讫,兴坐。坐奠爵而兴,祝、史奉豆实爵,执爵以兴,坐者兴。”这里所说的“婪尾杯”就是指“婪尾爵”,也就是一种盛满酒的大杯。“婪尾杯”是唐代官员宴饮时的一种礼仪,由侍者斟酒后高举杯子向客人敬酒,然后让客人自己倒酒回敬。“同”是动词,意思是“一起”、“共同”。第五句说: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进厅堂,迎接美好的日子;微风吹进门内,送走了寒冷的冬天。第六句说:回到家乡,还可以为双亲祝寿。第七、八句说:柏叶做的酒,用清亮的酒杯端给你,你自己打开吧。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热烈,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