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北望连虎牢,遗老略皆死草茅。
腥臊千秋万岁殿,尘埃四通五达郊。
无人雄心肯出塞,何日战骨与封崤。
三军岁岁费供给,但闻边庭峙刍茭。

中原

中原北望连虎牢,遗老略皆死草茅。

腥臊千秋万岁殿,尘埃四通五达郊。

无人雄心肯出塞,何日战骨与封崤。

三军岁岁费供给,但闻边庭峙刍茭。

注释: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这里指的是中国。

遗老:这里指那些年事已高而又不愿投降的唐朝宗室大臣。

略:全部。

腥臊:腥臭味。

千秋万岁殿:皇帝用来祭祀先人的祭坛。

尘埃:尘土。

四通五达:四面八方都能通行。

何日:何时。

战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的尸体。

峙:竖立。这里指树立。

刍茭(chú liáo):用草扎成的一种祭祀用品,这里指祭祀用的刍牲。

赏析:

此诗作于大顺二年(891)冬,当时诗人流寓陕州龙门(今属河南省),在《题郑十八著作斋》一诗中提到“我游河南多古迹,独上龙门谒遗迹。”可见这首诗就是作者在龙门时所作。首联点出洛阳为中原,并指出遗老们都已死去。颔联写洛阳宫殿的荒废破败,以及郊野的荒凉景象。颈联抒发了无人愿意从军征战,也无人愿意在战场上战死,更没有人愿意被埋葬在崤山之下的悲哀情绪。尾联写每年国家都要耗费大量的物资来维持军队,但只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刍茭奉献者才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洛阳故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那些遗老的哀悼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