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一丛竹,何当举似人。
不可妄认此,青青为法身。

中岩十八咏慈姥岩

萧然一丛竹,何当举似人。

不可妄认此,青青是法身。

注释:

萧然一丛竹:形容竹子挺拔而清雅。萧然,形容竹子挺拔的样子。青翠的竹子,挺拔而有清雅的气质。

何当举似人:如何能够像人一样有智慧和才能。举似,比喻、比拟。

不可妄认此:不能随便就认为这是对的。妄认,随便认为对。

青青为法身:绿色的竹子代表着佛法,即法身。法身是佛教用语,指佛的本性。这里的“法身”指的是竹子本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景象。诗人用竹来比喻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我的态度。竹子挺拔而清雅,象征着人的高尚品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以“萧然一丛竹”开篇,描绘了竹子挺拔而有清雅的气质,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觉。

诗人以“何当举似人”作为过渡,将竹子与人的品格进行了对比。他认为竹子的挺拔有致、清雅高洁的品质,如同人的智慧和才能,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赞美竹子上,而是更进一步地提出“不可妄认此”,告诫人们不要随意妄自菲薄。他提醒人们要看到竹子的本质,那就是绿色,是法身的象征。这里的“法身”指的是佛教用语,指佛的本性。诗人通过“青青为法身”这一诗句,强调了竹子的纯洁和高雅,也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认同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他主张要淡泊名利、追求真我,同时要认识到事物的本真面目,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