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鲁阳之西两山麓,十里连冈写平陆。青林白昼暗古祠,雀啅虚檐蛛网屋。
屋边怪石何瑰奇,凤筋虎骨连肌肉。巉岩欲下落涧渚,澒洞千钧一毫属。
天匠惟知刻画功,鬼力深忧护持哭。前峰高蹇下如揖,馀峰危剽皆俯伏。
披寻宿莽得佳趣,洼为溪壑呀为谷。香炉佛迹不在外,仙掌蛾眉此其足。
秀润潜涵夏木清,空蒙映带春江绿。我知此必蕴灵异,何止怀藏易城玉。
阒寂嗟来麋鹿游,孤峻幸免牛羊触。自经千载禹刊凿,不逢万里秦驱逐。
踟蹰三绕回高冈,却立下视云苍苍。古今谁为好事者,后有韩子前奇章。
君不见玉川先生洛阳宅,修竹萧萧独为客。他年如与鹤乘轩,可来相见铜驼陌。

这首诗是诗人对鲁山韩丞观女灵庙前险石的观感。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君不见鲁阳之西两山麓,十里连冈写平陆。青林白昼暗古祠,雀啅虚檐蛛网屋。
  • “君不见”是一个常见的诗歌开头,用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 “鲁阳之西”指的是鲁山以西的地方,“两山麓”是指两座山峰的山坡。
  • “十里连冈写平陆”意味着山峦连绵起伏,如同画卷般展开在平原上。
  • “青林白昼暗古祠”描绘了青翠的树林在白天显得阴暗,而古老的祠堂则隐藏在树林之中。
  • “雀啅虚檐蛛网屋”形容鸟儿在空荡荡的檐头啅鸣,蜘蛛在家中结网。
  1. 屋边怪石何瑰奇,凤筋虎骨连肌肉。巉岩欲下落涧渚,澒洞千钧一毫属。
  • “屋边怪石”指的是庙宇附近的奇特石头。
  • “凤筋虎骨连肌肉”用来形容这些石头像凤凰的筋骨和老虎的肌肉一样坚韧有力。
  • “巉岩欲下落涧渚”形容石头陡峭如悬崖,似乎随时都会坠落。
  • “澒洞千钧一毫属”意味着这些石头重得仿佛要坠入深渊,却又异常坚固。
  1. 天匠惟知刻画功,鬼力深忧护持哭。前峰高蹇下如揖,馀峰危剽皆俯伏。
  • “天匠惟知刻画功”指的是大自然的雕刻技艺,就像神工鬼斧一般。
  • “鬼力深忧护持哭”形容自然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似乎在哭泣,担心破坏。
  • “前峰高蹇下如揖”形容山峰之间的相对位置,仿佛一座座山峰都在向中间的山峰鞠躬致敬。
  • “馀峰危剽皆俯伏”形容周围的山峰都低下了头,表示它们的敬畏。
  1. 披寻宿莽得佳趣,洼为溪壑呀为谷。香炉佛迹不在外,仙掌蛾眉此其足。
  • “披寻宿莽”指寻找隐蔽的草木或洞穴。
  • “洼为溪壑呀为谷”形容山间有溪流、山谷等自然景观。
  • “香炉佛迹不在外”意味着这些美景并非来自人为的痕迹。
  • “仙掌蛾眉此其足”形容这里的美足够让人陶醉,足以让人忘记世俗的烦恼。
  1. 秀润潜涵夏木清,空蒙映带春江绿。我知此必蕴灵异,何止怀藏易城玉。
  • “秀润潜涵”形容山间的景色美丽而深邃。
  • “空蒙映带”描述云雾缭绕的景象映衬着江水。
  • “怀藏易城玉”意味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阒寂嗟来麋鹿游,孤峻幸免牛羊触。自经千载禹刊凿,不逢万里秦驱逐。
  • “阒寂嗟来麋鹿游”形容虽然寂静但又有动物来嬉戏。
  • “孤峻幸免牛羊触”表示山峰虽然险峻但仍能避开牛羊的破坏。
  • “自经千载禹刊凿”说明这些山峰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
  • “不逢万里秦驱逐”意味着即使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仍然没有被秦始皇所驱赶。
  1. 踟蹰三绕回高冈,却立下视云苍苍。古今谁为好事者,后有韩子前奇章。
  • “踟蹰三绕回高冈”形容诗人在山脚下徘徊,欣赏着山峰的美丽。
  • “却立下视云苍苍”表示诗人站在高处向下看,云雾苍茫一片。
  • “古今谁为好事者”意味着自古以来就有好事之人来到这里。
  • “后有韩子前奇章”提到了唐代大诗人韩愈,他曾经来到这个地方并留下了美好的诗句。

这首诗是诗人对鲁山韩丞观女灵庙前险石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对这座古老寺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历史价值的肯定。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个人与历史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