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心赏在高山,栎社宁烦匠石看。
能似鼠多愁渡谷,仕如鲇钝笑缘竿。
威仪披雾窥文豹,音韵当衢听玉鸾。
曾共广陵花下醉,绨袍应叹一何寒。
【注释】
①嘉父:即李嘉贞,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使君:指诗人的朋友。②栎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相传是大禹所植。宁烦匠石看:意思是说不必劳烦工匠去看。匠石:木工。③能似鼠多愁渡谷:比喻自己虽无才而又能忍受贫困的困苦。老鼠渡河,须用尾巴撑着才能渡过,故称“渡谷”。④仕:做官。鲇(lián)钝笑缘竿:比喻自己虽不能做大事却也能安于小官,得过且过。鲇:一种鱼的名字,俗称泥鳅。⑤披雾窥文豹:披雾:指穿破迷雾,指在黑暗中看清事物。文豹:原指有文采的豹子,这里指人才。⑥音韵当衢听玉鸾:玉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当衢:在大道上。⑦曾共广陵花下醉:曾:曾经。广陵:今扬州。⑧绨(tī)袍:丝织品。因常用以表示赠人衣服之意,故又称绨衣。⑨一何:多么。寒:指贫苦。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酬和,就是请人代作诗词,然后自己加以修改润色,使之更加完美。酬和之作往往带有应酬性质,因而内容平淡,风格不脱旧套。这首诗就是这样一首应酬之作。诗题中“再”字说明这是第二次酬和,而“见贻”二字则表明这次酬和是由对方送来的。
前四句主要写自己的处境,后四句是作者对朋友的慰勉。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首尾照应,意脉贯通。
开头两句写自己对友人的一片心意,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使君心赏在高山”,是指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内心却如高山一样崇高。“栎社宁烦匠石看”,则是说不必麻烦工匠去观察一棵栎树,因为那棵树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这里的“栎社”指的是大禹治水时所植的栎树,象征着伟大事业的成功。“宁烦匠石”中的“宁”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中间四句则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描绘。诗人用鼠渡河、鲇鱼笑缘竿等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没有才华但却能够忍耐贫困的生活。这里的“渡谷”是指老鼠渡河时的艰辛,“鲇钝”则是形容自己如同鲇鱼那样没有锐气。这些比喻形象生动,既展示了诗人的幽默感,也体现了他对困境的豁达态度。
后四句则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披雾窥文豹”和“音韵当衢听玉鸾”分别借用了披雾见豹和玉鸾鸣于衢的典故,寓意着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也要努力看清事物的本质;即使在繁华的道路上,也要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这里的“披雾见文豹”和“音韵当衢听玉鸾”都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刻和有力。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曾共广陵花下醉”回忆了过去与友人一起在广陵的花下痛饮的情景,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绨袍应叹一何寒”则暗指友人现在的处境,希望他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并给予帮助。这里的“绨袍”指的是赠送给友人的丝织品,象征着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