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幽雾不曾开,残雪犹封宿草荄。
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
惭非上苑青房比,误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横斜还许落金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次韵李秬梅花
寒岩幽雾不曾开,残雪犹封宿草荄。
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
惭非上苑青房比,误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横斜还许落金杯。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寒岩幽雾不曾开 - 描述了一幅冬日景象,寒岩上的雾气未曾散去,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
- 残雪犹封宿草荄 - 指出即使是在春天到来之前,残存的积雪仍然覆盖着地面上的草本植物。这里的“荄”指草根。
- 一萼故应先腊破 - 这里用“萼”指的是梅花的一个花蕾,暗示即使到了冬天,梅花依然率先开放。
- 百花浑未觉春来 - 其他花卉可能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为它们还在沉睡中。
- 惭非上苑青房比 - “上苑”通常指的是皇家园林,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梅花不如那些装饰华丽、颜色鲜艳的花朵。
- 误作唐昌碎月猜 - “唐昌碎月”指的是唐朝长安城内一个著名的赏月之地,诗人将自己的梅花误比作那里明亮的月光。
- 常恨清溪照疏影 - 诗人常常感叹,清澈的溪水只能映照出梅花的影子,而不能映衬其真正的美丽。
- 横斜还许落金杯 -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即使梅花的美丽被溪水映照得如此凄凉,但它仍然值得人们欣赏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骨铮铮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高和清高。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独立不群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情感真挚而不造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